第1654章 柬地破困局,家信抵万钧(2 / 4)

和“农业帮扶”部分时,手指停在了上面。这时,村里的几个孩子跑了过来,围着李渊手里的雨水回收系统模型好奇地看。

“叔叔,这个东西真的能存水吗?我们家的菜园每次下雨都会被淹,要是有了它,妈妈就不用每天去很远的地方挑水了。”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仰着小脸问。

李渊笑着点头,蹲下来给孩子们演示模型:“当然能,而且存下来的水还能用来浇菜、喂牲口。等电站建好了,你们晚上写作业,再也不用点煤油灯了,还能看彩色电视呢。”

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岩拉看着眼前的场景,沉默了许久,终于在《村寨帮扶计划》上签了字:“我信你这一次,要是你们敢骗我们,全村人都不会放过你们。”

解决了征地问题,项目终于顺利开工。可刚过三天,新的麻烦又出现了——从国内运过来的光伏逆变器,在清关时被海关扣留,理由是“设备型号与申报不符”。王磊急得团团转:“李总,这批逆变器是电站的核心设备,要是不能按时到位,工期肯定要延误,我们还要赔偿合作方的违约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李渊立刻联系国内的苏瑶,让她帮忙协调海关和供应链。挂了电话,他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有些焦躁。这时,李阳发来视频电话,屏幕里的孩子手里拿着一张奖状,兴奋地喊道:“爸爸,我捐的文具被学校评为‘最佳公益项目’了!老师说,柬埔寨的小朋友很快就能收到文具了。对了,妈妈说,她已经联系了海关的朋友,逆变器的问题很快就能解决,让你别担心。”

看着儿子自信的笑脸,李渊的焦躁渐渐消散。第二天一早,苏瑶就传来消息,逆变器已经顺利清关,预计三天后就能运到工地。原来,苏瑶连夜联系了国内海关的负责人,提供了设备型号的补充证明,还协调供应链公司加急办理了相关手续,才让问题得以解决。

逆变器运到工地的那天,岩拉村长带着村里的人来帮忙卸货。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岩拉拍了拍李渊的肩膀:“李总,我之前错怪你了,你们是真的想帮我们。”

李渊笑着说:“我们不仅要建电站,还要和村里一起把日子过好。等电站建成后,我们还会在村里建一所小学,让孩子们能在亮堂堂的教室里读书。”

当天晚上,李渊收到了李悦寄来的信,信里夹着一张新的“金线图”——画里,柬埔寨的村寨里亮着电灯,孩子们在光伏电站旁边的教室里读书,李渊和李阳站在电站前,苏瑶和李悦则在画面的另一边,手里拿着信纸,像是在和他们打招呼。信上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爸爸,我和妈妈都很想你,你要早点回来,我们一起看星星。”

李渊看着信和画,眼眶有些湿润。他拿起手机,给苏瑶发了条消息:“等项目稳定了,我带你和孩子们来柬埔寨,看看我们建的电站,看看这里的星星,比家里的更亮。”

苏瑶很快回复:“好,我等你。对了,财务部这边已经收到了柬埔寨国家电力公司的第一笔预付款,项目资金很充足,你不用操心。你在那边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项目进展顺利。雨水回收系统建成后,不仅解决了施工用水问题,还帮村里的橡胶园和菜园浇上了水,岩拉村长特意送来一筐新鲜的橡胶果,感谢李渊的帮助。农业技术人员也如期而至,帮村民改良土壤,指导他们科学种植橡胶,村里的橡胶产量比去年提高了近五成。

随着电站主体结构的完工,第一批光伏板开始安装。当第一块光伏板被吊装到支架上时,村里的人都围了过来,看着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孩子们兴奋地拍手欢呼。岩拉村长拉着李渊的手,激动地说:“李总,谢谢你,我们村终于要有电灯了,以后孩子们再也不用在煤油灯下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