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4章 柬地破困局,家信抵万钧(1 / 4)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柬地破困局,家信抵万钧

柬埔寨金边的雨季来得比预想中更急,豆大的雨点砸在鼎盛集团临时办公点的铁皮屋顶上,噼啪声响得几乎盖过了会议桌前的讨论声。李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面前摊着的柬埔寨光伏电站项目进度表上,“征地协调”一栏被红笔圈了三次——距离计划开工日期只剩十天,当地五个傣族村寨里,仍有三个村寨的村长拒绝在征地协议上签字。

“李总,刚才去村寨沟通的同事回来了,说村长们担心电站会破坏他们的水源地,还怕施工噪音影响橡胶园的收成。”项目副总监王磊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语气里满是焦急,“我们拿了地质勘测报告和环保评估文件过去,可他们根本不看,说只信‘能看得见的好处’。”

李渊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被雨水笼罩的橡胶林,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壳——那是李悦用彩绳编的,上面还绣着小小的“全家福”图案。他想起出发前苏瑶的叮嘱:“柬埔寨的村民大多靠传统作物生活,比起文件上的承诺,他们更在意实际的帮助。你不妨从他们的需求入手,或许能找到突破口。”

“王磊,你去查一下这三个村寨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水源地的现状和橡胶园的收成问题。”李渊转身,目光落在会议桌旁的东南亚地图上,“另外,让技术组重新调整施工方案,把靠近水源地的光伏板安装区往后退五十米,再设计一套雨水回收系统——既能解决施工用水问题,还能帮村民灌溉橡胶园。”

话音刚落,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苏瑶”的名字。李渊快步走到门外,雨声稍歇,妻子温柔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老公,柬埔寨是不是下雨了?刚才看天气预报说金边有暴雨,你们的办公点漏雨吗?”

“没事,就是雨声大了点。”李渊放缓语气,尽量不让妻子察觉自己的焦虑,“就是征地的事有点棘手,村长们担心影响水源和橡胶园。”

“我就知道你会遇到这种问题。”苏瑶轻笑一声,“昨天我让财务部的同事查了柬埔寨农业部门的资料,那几个村寨的橡胶园去年因为缺水减产了三成,水源地的水质也因为雨季泥沙淤积变差了。你要是能帮他们解决这两个问题,征地肯定能成。”

李渊心里一亮,忍不住问道:“你怎么连这些都知道?”

“怕你在那边摸不着头绪,提前做了点功课。”苏瑶的声音里带着暖意,“对了,李阳昨天在学校跟老师说,想给柬埔寨的小朋友捐文具,我已经帮他联系了公益组织,下周就能把第一批文具寄过去。李悦还画了好多‘金线图’,说要让柬埔寨的小朋友知道,很快就会有亮堂堂的电灯了。”

挂了电话,李渊立刻召集团队调整方案。当天下午,他带着重新制定的《村寨帮扶计划》和雨水回收系统设计图,再次前往拒绝签字的村寨。刚到村口,就看到村长岩拉正蹲在橡胶园里,看着被雨水冲倒的橡胶树叹气。

“岩拉村长,您好。”李渊走上前,递过一把伞,“我看您的橡胶园受了暴雨影响,我们设计的雨水回收系统,不仅能储存雨水灌溉,还能在雨季帮您加固橡胶树的根部,减少倒伏。”

岩拉抬头看了他一眼,语气依旧冷淡:“你们这些外来的公司,只会说好听的话。等电站建好了,我们的水源地被污染了,橡胶园毁了,你们早就走了。”

“您放心,我们的环保评估报告是由柬埔寨国家环境部认证的,而且我们还会在水源地旁边建一个水质监测站,每天公开数据,让全村人监督。”李渊蹲下身,指着橡胶树根部的泥土,“另外,我们可以派农业技术人员来帮您改良土壤,提高橡胶产量。等电站建成后,还会优先招聘村里的人去工作,让大家多一份收入。”

岩拉的眼神渐渐松动,他接过李渊递来的《村寨帮扶计划》,翻到“就业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