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1章 时光里的接力棒(2 / 3)

远,像父亲当年在演习场挥的指挥旗。

路过村口的老井时,李渊停下来打水。井绳磨得发亮,桶壁上的青苔滑溜溜的,他想起小时候,父亲总在这里打水,说“井水比城里的自来水甜”,水桶晃悠悠地从井下上来,映着他和父亲的影子,叠在一起像个完整的圆。

“爸,你看井里有两个太阳!”李悦趴在井沿上,指着水里的光斑笑。

李渊把她抱起来,阳光透过水桶里的水,在她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那是爷爷在看着你呢。”

三、茶罐里的岁月

回到家时,日头已过晌午。苏瑶把新茶摊在竹匾里晾晒,茶香混着槐花香飘满院子,李阳趴在竹匾旁写展览介绍,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沙沙响,像春蚕在啃桑叶。

“当年你妈总说,新茶要晾三天,炒的时候火不能太旺。”李渊坐在竹椅上,看着苏瑶翻动茶叶,她的动作和母亲当年一模一样,手腕轻转,茶叶在竹匾里打着旋,“她说这叫‘三分炒,七分晾’,就像做人,得沉得住气。”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瑶把晾好的茶叶倒进铁罐,罐子是母亲传下来的,紫砂的,表面包着层浆,摸上去温润得像块玉。“妈炒茶时总念叨,说你爸在部队喝茶凶,一罐茶喝不了半月,让我多备点。”她给李渊沏了杯茶,茶汤清亮,飘着淡淡的槐花香。

李阳举着写好的介绍跑过来:“爸,你看我写的——‘爷爷奶奶的爱情,藏在军用水壶和布鞋里,就像老槐树的根,扎在土里,开出满树的花’。”

李渊接过纸,字迹歪歪扭扭,却看得他眼眶发热。他想起父亲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别总想着立功,守着家人才是本分”,当时他不懂,直到转业后抱着发烧的李悦在医院走廊转圈,才明白那份“守着”有多沉。

陈哥带着女儿婷婷突然来访,手里拎着个保温桶:“嫂子炖的排骨汤,给孩子们补补。”婷婷抱着画板,一进门就拉着李悦往槐树下跑,“我画了咱们两家的合照,你看像不像?”

画里的老槐树下,李渊和陈哥穿着便服,苏瑶和陈嫂笑着聊天,李阳和婷婷举着槐树叶,李悦坐在陈哥肩头,辫子上的红绸带飘得老高。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画满金色的圈。

“市局的辅警名单下来了,李阳在里面。”陈哥喝着茶,看着李阳的背影笑,“这小子跟你小时候一样,总缠着问我抓小偷的技巧,说要当‘家里的守护神’。”

李渊的心里像被热茶熨过,暖烘烘的。他看着槐树下打闹的孩子,看着厨房里忙碌的苏瑶和陈嫂,突然觉得所谓传承,不是把军功章传给儿子,是把“守护”两个字,像老槐树的根一样,深深扎进孩子心里。

四、展览会上的勋章

学校展览那天,李渊特意请了半天假。李阳的展台在角落,却围了不少人——玻璃柜里摆着爷爷的军用水壶、奶奶没纳完的鞋垫、老槐树的标本,最显眼的是张照片:少年时的父亲穿着军装,青年时的李渊抱着襁褓里的李阳,现在的李阳举着“我要当警察”的奖状,三张照片拼在一起,像条流淌的河。

“这是我爷爷,他在部队守边疆;这是我爸爸,他现在守我们家;我以后要守更多人。”李阳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我爸爸说,勋章不一定戴在胸前,也可以藏在日子里。”

李渊站在人群外,看见苏瑶偷偷抹眼泪,陈哥拍着他的肩膀笑:“这小子比你会说话。”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展台上,水壶的红绸带闪着光,像颗跳动的心脏。

展览结束后,李阳把爷爷的军用水壶抱回家,摆在自己的书桌最显眼的位置。“老师说这是最棒的展品,”他给水壶灌满水,“以后我要像爷爷和爸爸一样,让它永远是满的。”

晚饭时,李悦突然举起筷子:“我也要当守护员!”她夹起块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