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1章 时光里的接力棒(1 / 3)

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时光里的接力棒

一、老槐树的约定

清明前的周末,天刚蒙蒙亮,李渊就被院子里的动静吵醒了。他披衣走到窗边,看见苏瑶正踩着板凳,给院角的老槐树修剪枯枝。树影在晨光里摇摇晃晃,像幅没干的水墨画。

“小心点。”他推开房门,晨光斜照在苏瑶发顶,鬓角新添的白发看得格外清晰。这棵老槐树是他们搬来时种的,如今树干粗得要两人合抱,枝桠伸到二楼窗台,每年春天都缀满雪白的花。

“李阳说学校要办‘家乡记忆’展览,想摘片槐树叶做标本。”苏瑶从树上下来,手里捏着片刚抽芽的新叶,嫩绿得能掐出水,“你还记得吗?当年咱们在树下拍婚纱照,你穿的军装还是借陈哥的。”

李渊的指尖抚过树干上的刻痕——那是李阳五岁时量身高的记号,如今已被岁月磨得浅淡。他想起那年拍婚纱照,自己刚从演习场回来,迷彩服上的泥还没洗干净,苏瑶却笑着说“这样才真实”,婚纱裙摆扫过槐树根,带起一串细碎的土。

“今天去给爸妈上坟,顺便摘把新茶。”苏瑶把树叶放进标本夹,“妈生前总说,清明的新茶最提神,泡在她的搪瓷杯里,能香一下午。”

李渊转身去仓库翻找祭品,角落里的木箱里,除了纸钱和香烛,还有个褪色的军用水壶——是父亲当年在部队用的,壶身上刻着“为人民服务”,壶盖的绳子磨断了,苏瑶用红绸带接了个结,像条小小的尾巴。

“爸的水壶还在。”他把水壶擦干净,灌了半壶清水,“等下给妈也倒一杯,就像她当年总把爸的水壶装满一样。”

苏瑶的眼圈红了:“妈走的前一天,还念叨着你在边境冷不冷,让我给你寄她纳的鞋垫。”她从衣柜深处翻出个布包,里面是双没纳完的鞋垫,针脚密密匝匝,像排整齐的队伍。

李阳背着书包从楼上跑下来,校服领口别着片槐树叶:“老师说标本要写故事,爸,你给我讲讲爷爷奶奶的事吧。”

李渊蹲下来,看着儿子眼里的光,突然觉得这束光和小时候的自己很像——当年他也是这样缠着父亲,听他讲战场上的故事,父亲的军用水壶总放在桌角,壶嘴冒着热气,像座小小的灯塔。

二、坟前的军礼

乡间的土路被昨夜的雨浸得泥泞,李渊背着李悦走在前面,苏瑶和李阳拎着祭品跟在后面。田埂上的油菜花金灿灿的,风一吹就像片流动的海,李悦伸手去够花瓣,辫子上的红绸带在花丛里闪得像团火。

“慢点跑。”苏瑶拉住差点摔倒的李阳,儿子的运动鞋沾了满脚泥,像两只刚从泥里刨出来的小鸭子,“你爷爷当年在田里插秧,比你跑得还快,说这叫‘脚踏实地’。”

坟地在山坳里,周围栽着松柏,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像在低语。李渊把祭品摆放在墓碑前,母亲的照片嵌在石碑上,笑容温和得像春日的阳光。他给母亲的搪瓷杯倒上新茶,水雾袅袅升起,恍惚间看见母亲坐在老屋的门槛上,手里拿着鞋垫,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

“妈,我们来看你了。”苏瑶把鞋垫放在碑前,“这双没纳完的,我接着纳,等纳好了给立渊垫上,就像你当年做的那样。”

李阳学着李渊的样子鞠躬,小大人似的念叨:“奶奶,我这次考试进步了,老师奖了小红花,等我当上警察,就保护爸爸妈妈和妹妹。”

李渊的目光落在父亲的墓碑上,照片里的父亲穿着军装,胸前别着枚三等功勋章,和自己那枚磕了角的很像。他突然立正,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指尖触到帽檐的瞬间,仿佛听见父亲的声音:“军人的天职是守护,不管在战场还是家乡。”

下山时,李悦在路边采了束野菊花,非要插在父亲的军用水壶里。“这样爷爷就能闻到香味了。”她举着水壶跑在前面,红绸带在风里飘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