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是的,她没有走。(1 / 2)

(感谢书友支持200点。)

玉门关,终究是开关了!

在一片谨慎又期盼的气氛中,玉门关的大门终于是重新开启了!

算起来,其实在李三娘同意开关后,又过了要有近半年的功夫,这玉门关才算真正的开了关。

不过短短三月,这处向西可通往西域诸国,向东可去长安的商道,就总算是有了些许人流。

但哪怕人少了,这过关的队伍仍旧是要在关口外排成长龙的。

这是因着所有过关而来的人,都需经过严格的检查和漫长的等待。

起初那些胡人还有些怨言,但当人们看到关卡旁那立起的高高的刻满了名字的石碑后,就便都默默的接受了这必要的繁琐。

这巨大石碑的四面,写满了因为疫病而死在玉门关,被丢入巨大的尸坑之中烧去了尸身之人的名字。

在其上,有汉人的名字,但也有更多的异族之人的名字。

当初,李三娘提议要修建这么一座记录死人名字的石碑时,玉门关上下内外,几户没有人同意她的提议。

她拿出了几箱子的病案记录,指着上头那些用汉字音译过来的名字和众人说:“他们满怀期待的来到大唐,只为见见这世上最繁华的地方是什么样子,挣些钱财用来养家糊口; 可他们的运气着实不好,把性命留在了这玉门关上。

我们想要救他们,可没有救活。

尸身已经被烧,埋在了那巨大的坑里,同旁人在一处去了。

你我都有亲族,他们亦有!

立起此碑,终归是要给他们的亲族一个祭拜的地方!

同时,此碑可提醒我们所有人!

绝不可轻易放下防疫之心!

必得年年月月时时刻刻的把防疫之法落实到位!

若不然,来日,说不得就是你我入那尸坑里头去了!”

李三娘最后的这番话,终是让瓜州刺史点了头。

如此,这刻满亡者名字的石碑就高高耸立在了玉门关的关口旁。

玉门关开了,李三娘她却没有走。

是的,她没有走。

“疫病虽暂退,但根除非一日之功。

防疫之法,需人执行。

我欲暂留玉门关,确保防疫体系运转顺畅,为当地培养一批熟谙防疫的医师,将此事彻底落到实处。

否则,我寝食难安!

我害怕我走之后,你们或是懈怠了我交待的事; 或是过关的胡商汉商,又带来了疫病; 也可能是玉门关内,或是瓜州哪一处,潜藏的病人又冒了出来; 到时候,好不容易开的关,怕不是就又得关上了不说,还会让更多的人死去!

我会和长安那边说,暂留玉门关,直到我觉得自己可以走了,我自是会走。”

李三娘这决定,让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是动容。

龚向武就对李三娘抱拳,深深一礼:“李医正高义!玉门关上下,感激不尽!”

金珍宝立刻道:“师傅不走,我也不走!”

何立春等太医署分署的众医师也都一一站起,他们未有一言,但都默默支持李三娘的决定。

秋香和老十对视一眼,两人也跟着说:“三娘子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

倒是邵阳小师兄只站起身于李三娘身后,什么都没说,但这样子也是表示支持她的话。

如此,李三娘等人便在玉门关留了下来。

玉门关开关之后,李三娘她就变得更忙了。

她不仅要督导检疫营的活计,更是将全部心血投入到培养当地医师上去。

玉门关终究是地处西北偏远之地,离着长安要有近四千里路。

长安城里的太医署总署里的医师,尽皆都是大唐各地优中选优的具有天赋的医师; 就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