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羊城炭炉夜话:香港乐坛捷报点燃(1 / 2)

暮色将解放路的骑楼染成蜜色,阿勇跨上二八大杠,后座的钢架随着颠簸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凌晨攥着牛皮纸袋,袋角露出千色服装新店的宣传画稿,在风里轻轻翻卷。"慢些骑!"他贴着阿勇耳边喊,街边糖炒栗子的香气裹着霓虹招牌的光晕扑面而来,远处海珠广场的广州宾馆已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

自行车拐入沿江路时,珠江的腥咸味混着汽笛声漫过来。天字码头的石阶上,挑夫们正踩着跳板搬运货物,竹扁担的吱呀声与江水拍打船舷的声响交织。阿勇刹住车,后座扬起细小的尘埃,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望着凌晨大衣下摆被江风吹得猎猎作响。

凌晨踏上锈迹斑斑的铁跳板,回头叮嘱:"消防栓再检查三遍,舞台电路找供电局的人来看!"江面上的渡轮亮着昏黄的桅灯,缓缓拨开墨色的水面。阿勇站在码头上挥手,身影渐渐缩成沿江路灯下的小黑点,背后骑楼的霓虹招牌"广州宾馆"在夜色中明明灭灭。

轮渡马达的震颤透过船板传来,凌晨倚着生锈的栏杆,看海珠桥的钢架在江面投下破碎的倒影。远处中山大学的钟楼飘来晚祷钟声,与码头小贩的吆喝声缠绕在一起。他摸出兜里的平安结,林琳绣的红线在月光下泛着暖意,忽然想起开业典礼那天,舞台上的灯光大概也会这样照亮千色服装店新装展示的每个瞬间。

当轮渡缓缓靠岸,中大码头的石阶上落满木棉花。凌晨踩着碎影往小洋楼走去,身后江面波光粼粼,载着他对广府街开业的期待,也载着1979年最后几天的热烈与不安。夜风卷着他的大衣下摆,恍惚间,仿佛已听见未来舞台上模特走秀的脚步声与观众的赞叹声正从江对岸汹涌而来。

滨江路的夜风裹挟着珠江的寒气,如无数细小冰针般扎进凌晨的骨缝。他攥着黄铜钥匙的指尖冻得发麻,开锁时几次打滑,好不容易推开小洋楼雕花铁门。廊下悬挂的风铃被风吹得叮当作响,在寂静的夜色里显得格外清寒。

冲进茶室的瞬间,刺骨的冷意扑面而来,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层薄冰。凌晨顾不上掸落肩头的霜花,迅速蹲下身子,从墙角摸出干燥的炭块和报纸。火柴擦燃的刹那,橙红色火苗窜起,映亮他冻得发红的脸庞。他将炭块轻轻架在铜炉里,看着火焰贪婪地舔舐着木炭,渐渐腾起袅袅热气。

茶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唯有炭炉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凌晨搓着双手,呵出的白气在面前弥漫。他起身取下墙上的紫砂壶,壶身还残留着前日茶汤的余温。当滚烫的山泉水注入壶中,茶叶在沸水里舒展的瞬间,一股醇厚的茶香顿时在室内散开,与炭火的暖意交织在一起。

窗外的风依旧呼啸,玻璃窗上凝起了细密的水雾。凌晨蜷缩在藤椅里,捧着温热的茶盏,看着炭炉里跳动的火苗将四壁染成暖黄。茶水入喉,驱散了体内的寒意,也让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下来。他闭上眼睛,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广府特色街——那里的舞台搭建好了吗?音响调试是否顺利?开业当天的流程是否还有疏漏?

炭炉里的火星突然迸溅,将凌晨的思绪拉回现实。他起身添了块炭,看着火焰重新旺盛起来,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这一刻,茶室里的温度渐渐回升,而他知道,等待他的,将是更多个这样与寒冷、与焦虑对抗的夜晚,直到广府特色街盛大开业的那一天。

炭炉噼啪作响,紫砂壶嘴蒸腾的白雾在冷空气中凝成细小水珠。凌晨解开大衣纽扣,让带着炭火温度的空气漫进衣襟,指尖摩挲着茶盏外壁的冰裂纹,看琥珀色的茶汤在杯底泛起岁月沉淀的光泽。二十年陈的普洱顺着喉管滑下,像条温热的绸缎熨过五脏六腑,连指尖的寒意都化作细密的汗珠渗了出来。

茶室的玻璃窗蒙着厚厚的水雾,他伸手随意抹出个圆洞,望见滨江路上零星的路灯在雨帘里晕成暖黄的光斑。炭火烧透的红炭映得满室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