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既有“通问结好”的怀柔之辞,也隐含着“以至用兵”的威慑。
然而,日本镰仓幕府的执权北条时宗对国书中将天皇称为“日本国王”深感不满,加之对日本周边海洋天险的自信,始终拒绝元朝的要求。
多次和谈失败,终于让蒙古大帝失去了继续谈下去的信心,选择武力解决。
1274年10月,元军统帅忻都、洪茶丘率蒙汉军2万、高丽军5000人,联合高丽水手6700人,分乘900艘战船从合浦出发。
凭借蒙古骑兵的骁勇与高丽船工的航海经验,元军迅速攻陷对马岛、壹岐岛,岛上日军抵抗微弱,宗资国、平景隆等守将战死,两岛成为元军前进基地。
10月19日,元军在博多湾登陆,面对约3万日本武士。蒙古军以“震天雷”火器轰击日军阵地,巨响与火光令日军战马受惊失控。
汉地步兵列阵推进,配合骑射远程压制,日军传统的单骑对决战术完全失效,短短一日内,赤坂高地、百道原等要地相继失守,日军退至大宰府水城据守。
首战告捷后,元军将领却因后勤不足产生分歧。
忻都认为孤军深入风险太大,决定撤回船上休整,这直接导致10月20日夜全军突遭强台风袭击。
此次台风致200余艘战船撞毁沉没,1.35万名士兵溺亡,剩余部队仓皇撤退,首次东征以“溺死者大半”的惨败告终。
日军将这场台风视为“神风”护佑,士气大振。
文永之役的失败并未让忽必烈放弃征服日本的野心,1279年南宋灭亡后,元朝再无后顾之忧,忽必烈开始筹备一场规模更为浩大的东征。
1281年,元朝集结了14万大军,兵分两路,东路军4.5万人,由忻都、洪茶丘率领,从高丽合浦出发。
江南军10万人,由南宋降将范文虎统领,从宁波启航,战船多达4400艘,如此庞大的舰队,在当时的东亚海域堪称无敌。
元军迅速攻克对马岛、壹岐岛,岛上日军虽顽强抵抗,但在元军的猛烈攻击下,伤亡惨重。
然而,当东路军继续向博多湾推进时,却遭遇了日军的顽强阻击。
范文虎虽身为南宋降将,熟悉水战,但却是临危受命,统帅阿剌罕在出征前突然病逝。
在面对复杂的海战局势和强大的日军时,显得力不从心,在博多湾沿岸修筑了一道绵延 20多公里、高二米的石墙,即“元寇防垒”。
这道石墙宛如一道坚固的防线,让元军的登陆行动变得异常艰难。
元军多次试图强行登陆,都被日军依托石墙击退,伤亡惨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命运再次对元军露出了残酷的獠牙,一场持续四日的超强台风袭击了元军舰队。
狂风呼啸,巨浪滔天,战船在风暴中如脆弱的蛋壳,相互撞击、沉没。
士兵们在惊涛骇浪中绝望挣扎,“士卒溺死者十万余人”。
范文虎、忻都等将领见大势已去,竟抛弃大军,仅率少数船只仓皇逃回国内。
留在岛上的元军残部孤立无援,被日军团团包围,惨遭屠杀。
据记载,除了部分南宋工匠、农民因掌握技术而幸免于难外,其余元军几乎全军覆没。
这场台风被日本人称为“二期神风”,它不仅拯救了日本,更让日本的“神国”观念空前强化,认为是上天的庇佑让他们免受外敌的侵略。
魏广德根据这些信息,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避开台风季节。
蒙元先后在6、7月和9、10月在倭国遭遇台风,所以魏广德第一时间就判断6到10月是不利于大军出征的。
可这个时间扣掉,剩下就是年初岁尾的半年时间,剩余时间多少显得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