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零五十九章 未来海军将走向何方?(2 / 2)

军工科技 止天戈 2267 字 1个月前

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身后的大屏幕适时切换成未来海战的推演画面——无人机群如蜂群般撕开敌方防线,舰艇主炮与电磁武器交替轰鸣,而所有作战单元都通过无形的网络紧密相连。

汪良工突然抓起马克笔冲向白板,歪斜的领带随着动作剧烈晃动:“等等!如果构建这样的网络,各作战单元的算力分配怎么办?总不能让一艘护卫舰承担和航母相同的数据处理压力!“他的字迹力透纸背,在白板上画出复杂的拓扑结构。

程海峰副所长推了推老花镜,钢笔尖在笔记本上划出长长的波浪线:“这就涉及到边缘计算的分布式架构。“他抬头看向吴浩,眼中闪烁着欣赏的光芒,“小吴团队在脑机接口算法中的动态优先级策略,或许能完美适配。“

讨论如同涨潮的海水漫过每一个技术角落。当话题转向未来舰队的建设重点时,窗外的暮色已经彻底笼罩了军港。港口的探照灯次第亮起,在海面上投射出一道道光柱,与会议室内的冷光交相辉映。陈司长调出一组卫星遥感图像,南海岛礁的轮廓在屏幕上泛着金属般的冷蓝:“我们的远洋作战能力正在稳步提升,但在极地海域的部署依然存在空白。低温、强磁场和复杂海况......“他的声音顿住,目光扫过众人,“这些特殊环境对装备的可靠性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吴浩的思绪突然闪回上午程远上校带来的技术需求。他摩挲着西装内袋里的青铜指南针,冰凉的触感让他迅速理清思路:“或许可以研发模块化的舰艇组件。“他调出一个全新的设计概念图,“就像搭积木一样,根据不同任务需求组合能源系统、武器模块和防护装置。在极地执行任务时,加装超导保暖层;在高电磁威胁区域,则强化量子蜂巢系统。“

这个设想引发了新一轮的热烈讨论。有人质疑模块化设计会增加后勤压力,有人担忧快速换装过程中的可靠性风险。但随着讨论的深入,更多的可行性方案被提出——比如建立海上移动装配平台,比如研发智能机械臂实现无人化快速换装。

天才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