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托轻轻关上音乐室的门,留顾安在里面,自个儿则下了楼。
站在楼梯口处。
他的目光落在沙发上的身影,眼神不由柔和了许多。
走近了,看着对方手中不停编织的动作,他带着笑意问道:
“看起来工程量还很大?”
莫里斯太太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将织到一半的围巾轻轻放在膝上,抬起头微微一笑:
“教学完成了?”
维克托在她身旁坐下,笑得有些自得:
“我可是倾囊相授了,凯特。”
莫里斯太太微微挑眉,没有接话。
维克托看着她笑而不语,眼神飘向那条半成品的围巾。
就在这心照不宣的微妙中。
莫里斯太太却忽然笑起来,声音很是温柔,却带着藏不住的戏谑;
“很遗憾,维克托。”
她提起腿上的围巾,
“这是给约书亚织的。”
她笑得有些狡黠,
“你应该不会和孩子抢的吧?”
维克托神情一顿,看着眼前人含笑的眼眸,重重叹口气:
“看来,是我这个糟老头子没有眼力见了,还是说……”
他顿了顿,皱着眉,语调是夸张的沉重,
“我已经不讨有些人的喜欢了?”
莫里斯太太被他逗得笑出声来,忍不住轻轻拍了下他的手臂。
维克托笑得一脸温和,转而夸赞道:
“凯特,”
“你的弟子领悟力很好。”
莫里斯太太嘴角不禁又弯了起来:
“约书亚呢?”
维克托看着她:
“他迫不及待要跟着录音拉一遍命运。”
莫里斯太太无奈摇摇头。
————————————————
又随意聊了几句后。
莫里斯太太想起回来后看见的那则通告,她一边继续手中的动作,一边问道:
“赛瑞娜的事情只能这样了?”
这位小提琴独奏家出道的那届梅纽因,凯特也是评委之一。
维克托轻轻摇头:
“太意气用事了,估计也只能走到这个程度了。”
莫里斯太太没好气地看他一眼:
“你以为个个都跟你一样,那么理智?”
维克托哑然。
不过转瞬。
莫里斯太太还是忍不住叹口气:
“这下,赛瑞娜的口碑怕是要大受影响了。”
古典其实是个很小的圈子。
不仅是音乐家,听众也是如此。
相同的曲目库,技术标准的极致化,想要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竞争不止是激烈而是残酷。
在技术差距微乎其微后。
艺术个性、舞台魅力与心理素质、营销与机遇、持久的生命力,哪一方面都是必需的。
“原本是双赢的局面。”
维克托淡淡评价道。
塞瑞娜出道后并不是一帆风顺。
这么多年只能说是小有名气,其中很大程度还得归功于她出众的外貌。
直到她和乔治(音乐总监)相恋,在对方的提携、几番操作下,才有了现在的声势。(营销与机遇,所谓的贵人)
但是根基终究不算稳固。
想要有持久的生命力,不成为“流星”,不断学习新曲目、不断录制高质量唱片、维持好和顶级乐团的良好关系,就很重要了。
赛瑞娜的意气用事,使得她在行业内的专业口碑被质疑,其他顶级乐团更会对她持观望态度。
甚至原本……芝加哥交响乐团会是她叩开其他顶级乐团的钥匙。
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