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娥认真的想了想,并不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事。
“每年新粮下来的时候,很多粮铺会便宜卖陈粮,那些陈粮并不是坏了,而是口感不好,就你目前的粮食消耗可以买陈粮,会便宜不少。”金如意分析。
高娥恍然。
她不是忽略了,这是她是一个盲区,她压根没想过这个。
金家一直做生意,对这些比较了解。
“这事你去办?”高娥看着金如意。
“我爹现在不是总去覃州城,以前我们家的管事如今应该在别的商号做管事,就是问一下的事。”金如意想这事不用她亲自跑。
高娥点头:“行,回头我和你爹说一下。”
可以买陈粮,但是新粮还要收,尤其是杂粮。
她在忙这些的时候,青潭书院开始来求学的人。
等高娥收了粮食回来,杜维清已经等的急了。
“怎么了?”高娥看着杜维清。
“来求学的人太多,学舍不够住。”杜维清也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之前造的势太大,现在有点兜不住了。
“那就先停止收学生,以后也只在固定的时间收。”高娥想这有什么难的。
“我是想增加学堂和学舍的数量。”杜维清想建一个很大的书院。
高娥突然觉得她认识的人里,许博彦算最好的。
只有许博彦给她送钱,别人都想怎么花钱。
杜维清看高娥没反应:“我已经看过了,来的学子都是不错的。”
“这事我会考虑。”高娥很认真的想这件事“你找一下谢师傅,说一下你的想法,核算一下要花多少钱。”
“好。”杜维清知道高娥这是同意了。
其实他也不知道高娥哪儿来的那么多钱,反正事是一件一件做成了。
也没见她做什么杀人越货的事。
“杜先生……”高娥犹豫着叫了一下。
“嗯?”杜维清看高娥犹豫。
“只有青潭书院足够有名,书院才有挑选学子的能力。”高娥喃喃的,好像在和自己说。
“是这样。”杜维清不知道高娥在犹豫什么。
高娥笑了一下:“可是只有金榜题名,才会名扬天下。”这和她的有些想法是相悖的。
就像丹阳社的人,就算不想入仕,也会去参加科考,因为这一进一出,便得盛名无数。
杜维清以为高娥想让他去科考:“科考并非只和学识有关。”
“我知道。”高娥笑了一下“是我想多了。”
杜维清没有继续说。
高娥想了两天,还是决定去找陈克。
有些事情只有陈克能做。
“娘子。”陈克看到高娥来放下书。
高娥把芋头糕拿出来:“今天刚做的,相公尝尝。”
陈克拿过吃了一块:“这芋头可长在田埂地头,可以当菜也能充饥,以前若是多种点,饥荒的时候可以少挨点饿。”
高娥点头:“杜先生和我说想扩大书院。”
陈克认真了:“杜先生也和我说过,只是我实在不懂这些。”
“我是觉得扩大书院不是问题,多收学生也不是问题,问题是咱们的书院刚建成,现在是靠着青潭雅集和金朝解元的名声收的学生,以后呢?”高娥担心。
陈克表情凝重。
“想要书院持续有生员,就要名声大,当今也就及第才会名扬天下。”高娥慢慢说。
陈克听到高娥这样说就紧张了,觉得高娥要他状元。
“若是书院每一届都能出几个及第的,书院定然会名声在外,我们就不用担心生源的问题,也可以让书院里的学生好好做学问他。”高娥不看陈克的反应,就慢慢说。
“只是及第这事……”高娥看向陈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