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上个月李渊回来时,工装裤上也沾着同样的痕迹。
“李总,这是您要的监听设备芯片。”他推过来个证物袋,里面的芯片闪着冷光,“还有这个。”
个丝绒盒子被推到桌中央。打开的瞬间,李渊的喉结动了动——里面是枚铂金戒指,戒面嵌着碎钻,拼成顶针的形状。“我母亲的遗物。”金正南的声音很低,“她说当年救她的中国士兵,手里总攥着个顶针。”
苏瑶突然想起李渊说过的事:1998年台风季,他在南沙救过艘渔船,船长的妻子把陪嫁的顶针塞给他,说“能挡灾”。后来那顶针在某次行动中替他挡住了弹片,现在还躺在铁皮盒的最底层。
“我弟弟昨天回国了。”金正南搅动着咖啡,“他说在M国监狱里,有个老兵总讲中国兵王的故事,说那人能用顶针拆炸弹。”
李渊的手指在丝绒盒上轻轻敲着。苏瑶突然注意到他袖口的刺青——个极小的顶针图案,是去年在李阳学校的亲子活动上纹的,当时李悦说“这样爸爸走到哪都带着我们”。
继续阅读
窗外突然下起雨。雨滴打在玻璃上,像极了海岛哨所的雨夜里,雨点敲打着铁皮屋顶。苏瑶望着李渊的侧脸,突然想起他写在牛皮本里的话:“顶针是苏瑶的指尖,攥着它就像牵着她的手。”
“爸爸!”李阳的声音从雨幕里钻进来。孩子们举着银顶针在雨里跑,李悦的辫子上还别着那枚珍珠发绳,“老师说银顶针能引来彩虹!”
李渊突然起身,把丝绒盒塞进苏瑶包里。“走,回家。”他牵起孩子们的手,银顶针在雨里泛着光,“王班长寄来的海军旗,该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
四
海军旗挂在客厅正中时,李阳突然发现旗面的弹孔里卡着样东西。李渊用镊子夹出个小纸团,展开来是张处方单,背面有行娟秀的字:“顶针放在你枕头下了,伤口疼就攥着它,我在梦里给你吹吹。”
“是妈妈的字!”李悦指着字迹,“和作业本上的签名一样!”
苏瑶的脸颊突然发烫。2012年李渊在索马里执行任务时中了枪,她在医院陪护时,总把顶针藏在他枕头下。有次他麻药醒来说胡话,攥着顶针喊她名字,后来她就养成了往他随身物品里塞顶针的习惯。
玄关的风铃又响了。老王举着个工具箱站在门口,雨衣上还滴着水:“李总,这是您要的钻井平台模型。”
模型组装起来有半人高。李渊把银顶针粘在塔顶当信号灯,李阳突然发现底座刻着行字:“献给守护这片海的人”。“这是红海项目组的心意。”老王挠挠头,“小张他们说,要让孩子们知道爸爸在做很了不起的事。”
暮色漫进客厅时,李渊在模型旁铺开红海的海图。李悦趴在图上数灯塔,手指突然停在个红圈处:“爸爸,这里为什么画顶针?”
那是钻井平台的坐标。李渊想起金正南上午的话:“我母亲说顶针是海的纽扣,能把离散的人缝在一起。”他突然掏出手机,给老鬼发消息:“把那批退役的救生衣捐给南沙小学吧,记得在每个口袋缝个顶针。”
苏瑶端来切好的西瓜,水珠顺着瓷盘往下滴,在海图上晕出小小的圈。“明天去不去海岛?”她咬着西瓜说,“哨所的王班长说,当年你刻顶针的那块礁石,现在成了孩子们的秘密基地。”
李阳突然跳起来:“要去要去!我要给礁石上的灯塔画顶针!”
五
海岛的码头飘着鱼腥气。李悦蹲在防波堤上捡贝壳,突然喊:“妈妈快看!这是天然的顶针!”她手里举着个海螺,螺旋纹正好形成圈环形,边缘还沾着淡紫色的海草。
李渊牵着苏瑶走在沙滩上,脚印被潮水漫过又浮现。他突然停下脚步,在沙地上画了个顶针,比三十年前刻在礁石上的那个大了许多。“当时刻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