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还在下,屋檐下挂着串水珠,像串晶莹的帘子。李渊走到阳台,看着角落里的兰花。苏瑶种的素心兰很耐旱,就算连着下了三天雨,叶片依旧挺拔,只是花瓣上沾了些水珠,显得更娇嫩了。
他想起老班长日记里的话:“雨打在兰花上,就像子弹打在钢盔上,看着疼,其实是在帮它扎根。”那时他不懂,觉得花草哪能跟钢盔比。可现在看着这些兰花,突然觉得老班长说得对——生活里的风雨,就像当年战场上的子弹,看着吓人,却能让人把根扎得更深。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是老战友赵刚发来的视频请求。李渊走到客厅外接起,屏幕里立刻出现赵刚晒得黝黑的脸,背景是训练场上的铁丝网。
“老李,听说你家小子为你打架了?”赵刚咧着嘴笑,露出两排白牙,“跟你当年一个样,护短!”
“少废话,你那边情况怎么样?”李渊避开他的调侃,看向屏幕里一闪而过的新兵,“这批孩子还行吗?”
“还行,就是没你当年狠。”赵刚点燃根烟,猛吸了一口,“对了,上次跟你说的安保部主管的位置,考虑得怎么样了?薪资待遇都谈好了,比你现在在物流公司当经理强多了。”
继续阅读
李渊沉默了片刻。物流公司的工作很清闲,每天朝九晚五,能准时回家给孩子们讲故事,陪苏瑶散步。可他心里清楚,自己骨子里那点东西没磨掉——听到警报声会下意识地绷紧神经,看到人群拥挤会自动站到最外侧,甚至走在路上都会习惯性地观察周围的环境。
“我再想想。”李渊说。
“想什么想?”赵刚急了,“你那身本事搁在物流公司可惜了!安保部虽然没部队刺激,但也是正经事,保护的都是老百姓的身家安全,跟你当年站岗有啥区别?”
李渊看着客厅里的景象——苏瑶在厨房忙碌,蒸汽从锅盖缝里冒出来,带着排骨的香味;李阳在教李悦拼积木,兄妹俩时不时小声争执几句;屋檐下的雨还在滴滴答答地落,打在窗台上,像支温柔的曲子。
“我晚上给你回话。”他挂断视频,转身回了客厅。
李悦看到他,立刻举着拼好的积木跑过来:“爸爸你看,这是你站岗的地方!”小姑娘拼的歪歪扭扭,几块红色的积木当界碑,黄色的当士兵,旁边还摆着两朵塑料兰花。
李渊蹲下来,看着那“士兵”旁边的兰花,突然笑了。他想起自己当年在界碑旁种的那丛格桑花,也是这样,在风里摇摇晃晃,却活得很认真。
“拼得真好。”他抱起李悦,在她脸上亲了口,“晚上爸爸给你们讲雪山的故事,讲格桑花怎么在石头缝里开花。”
厨房里的苏瑶探出头,眼里带着笑意:“排骨炖好了,洗手吃饭啦。”
李渊抱着李悦走进厨房,李阳跟在后面,小声说:“爸,明天我跟王大壮道歉。”
“好。”李渊应着,看向苏瑶。她正在盛汤,阳光透过雨帘照进来,在她脸上镀上层柔和的光晕。
他突然觉得,赵刚说得对,保护老百姓的身家安全,和当年站岗没什么区别。只是这次,他不用再背对着人间了。
雨还在下,但李渊知道,明天一定会放晴。就像老班长说的,心里有春天,走到哪都能看到花开。他看着锅里翻滚的排骨,看着身边叽叽喳喳的孩子,看着那个为他洗手作羹汤的女人,突然觉得,所有的等待和坚守,都在这烟火气里,有了最温柔的答案。
兵王归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