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6章 旧相册里的光阴刻度(2 / 2)

张照片——李阳戴着父亲的旧军帽,李悦举着苏瑶的老照片,两个孩子挤在红绒相册旁,笑得露出豁牙。苏瑶站在旁边,正帮李悦理被风吹乱的刘海,阳光落在她鬓角的碎发上,泛着淡淡的金。

“这张要放在最后一页。”李渊看着相机里的画面,突然觉得眼眶发热,“等他们像我这么大时,就知道今天有多珍贵。”

午后,李阳在地板上摆玻璃弹珠,李悦用彩笔在相册空白页画画,苏瑶则把铁皮盒里的旧物分门别类:电报放进防潮袋,信纸夹回相册,玻璃弹珠装在李阳的卡通罐里。李渊坐在旁边,给孩子们讲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张是你妈妈第一次去部队看我,在招待所门口拍的,她那天穿的蓝裙子,是我用第一个月津贴买的。”

“这张是阳阳出生时拍的,我没能回来,是你奶奶拍的,说孩子的哭声像小猫,一点不像我。”

“这张是我们全家去天安门,你妹妹非要举着小红旗站最前面,结果被风吹得睁不开眼。”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悦突然指着相册里一张模糊的合影,照片上的人挤在哨所门口,穿着厚厚的冬装,脸冻得通红,却都在笑。“爸爸,这是你的战友吗?”

李渊的指尖在照片上停顿了很久,才轻声说:“是。中间那个高个子的,叫王磊,当年救过我的命。”他没说的是,王磊后来在一次任务中牺牲了,骨灰埋在边境的界碑旁,墓碑上刻着“战友王磊之墓”,没有照片,只有他亲手写的名字。

“我们给王磊叔叔画朵花吧。”苏瑶拿起彩笔,在照片旁边画了朵向日葵,“告诉他,我们都记得他。”

李阳和李悦跟着画起来,蜡笔的颜色涂出了框,像片灿烂的花海。李渊看着那片花海,突然觉得那些在边境的日子,那些牺牲的战友,那些没说出口的思念,都在这片刻的温暖里有了归宿——不是被遗忘,是被好好地记在心里,和家人的笑声、孩子的涂鸦、爱人的温度一起,酿成岁月里最醇厚的酒。

傍晚,李渊把新拍的照片插进相册最后一页,红绒封面被阳光晒得暖暖的,像块浸了温度的绒布。他把相册放进那个铁皮饼干盒,和电报、信纸、军帽一起,摆在客厅的展示柜里,上面放着李悦画的全家福,画里的四个人手牵着手,头顶有个巨大的太阳。

“以后每年都拍一张,”苏瑶靠在他肩上,“等相册装满了,我们就再买一本。”

“好。”李渊握住她的手,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是常年做家务、缝衣服磨出来的,却比任何勋章都让他心安。

窗外的薄霜渐渐化了,薄荷的叶片上凝着水珠,在夕阳里闪着光。李阳在客厅里踢足球,李悦追着球跑,笑声撞在墙上,又弹回来,混着厨房飘来的饭菜香,成了这人间最踏实的声音。

李渊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明白,所谓兵王归回,不是卸下一身荣光,是把那些刻在骨血里的坚韧,变成守护家人的温柔;所谓岁月静好,不是没有风雨,是有那么一个人,愿意陪你把柴米油盐过成诗,把旧相册里的光阴,变成手边可触的温暖。

他知道,这本相册会越来越厚,就像他们的日子,会在每个清晨的粥香里,每个黄昏的笑声里,每个彼此凝望的眼神里,慢慢沉淀,变成生命里最清晰的刻度——记录着爱,也见证着永恒。

(本章完)

兵王归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