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这也算是网红吧(2 / 3)

轮、过轮渡去对岸、在码头周围谋生活的市民,最先注意到这与众不同的情形。

哪怕没有后世必备的挖机等先进设备,推土机、拖拉机、起重机加上载重车辆还是很有战斗力。

虽然都是用了十多年的陈旧老设备,却都擦得干净整洁,精心保养。

自己操作规范的就轻松卸船,把货车吊装上岸。

然后上千人的队伍,整齐穿着背带牛仔裤、印着江州城建标志的T恤,列队登车开拔。

这个过程尤其让人震撼,居然分队站成方块儿,还举红旗!

上书“英雄四连”、“攻坚五连”、“钢铁六连”字样。

轻而易举的就会让人联想到这是成建制的战斗队伍!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工程兵、基建兵,还是什么铁道兵?

光凭这点就惊叹不已。

所以他们穿城前往北较场的时候,到处都是呼朋唤友,挤到路边看热闹的市民。

用脚趾头都会想到,这该不会是让卫东的队伍吧?!

啧啧啧,他居然能调动这样铁军来建房,这得是多有背景、通天的关系。

其实反过来,转业军人们也充满了骄傲自豪。

这可是自家的船!

然后抵达新战场,从码头开始就不断有各种人来询问他们是不是让卫东的队伍。

得到确认就纷纷热烈欢迎,立刻当成自己人的那种协助帮忙。

工程兵们知道这里是让卫东起步的地方,更在这里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现在真的感觉跟回了家似的,更是纷纷相互提醒要展现风貌,千万不要给基建团、城建公司以及让总丢了脸。

那场面!

一水儿的军车上,整齐站列的转业军人就跟部队入城差不多。

只会给人国家队下场的信心保证。

等各种好事者在北较场工业园区看到的确是让卫东在等候迎接队伍,那就更加紧锣密鼓的期待等着买房。

也许在别的地方,还要纠结凭什么房子都没修起来,我就得凑几千上万元来预交费。

这里无比信任,让卫东开的卫生巾厂、食品厂几千员工,每天货款怕都是几十万,更别说在江州的规模更大。

人家是看在商州算他老家的份儿上,才支持地方建设来协助建房。

之前一万元左右一套的砖混结构小两室,已经完工要交房,现在这听说是电梯房。

那得多高级啊。

充满期待的挤满了自由夜市篮球场来听消息。

结果让卫东招待专门过来的二营,嗯,现在应该叫第二工程部,在食堂一起吃过大盆菜。

边看电视讲解联播新闻,一边介绍了商州的情况:“这是个长期战斗的地方,你们可以在这里安家,也可以选择轮换回江州,未来我们十年内的主战场就是江州经开区,商州工业园区,有学校、有医院,有你们的家,没结婚没对象的同志,可以多参加我们跟服装厂、卫生巾厂、化妆品厂的联谊会……”

才说到这里,已经有人忍不住带动鼓掌!

在保密工程没有停止前,工程兵就差不多跟志愿兵一样,五六年、七八年的服役转业,现在除了极少数老兵有之前休假探亲成了家,基本都是单身汉。

跟着过来的家属都只有百来人。

在那山坳坳连当地人都碰不到几个,现在转业了正愁解决婚姻问题呢。

最在乎这个,只要老大你能搞定婚事,这辈子就卖命了。

让卫东自己不会谈恋爱,但在体制内呆了四十年,这种传统活儿还是非常清楚。

女工为主的卫生巾厂,小伙儿扎堆的建筑公司,正好可以互补起来。

让卫东点了李二凤你来张罗安排,我去打篮球了。

以前的营长,现在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