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临安反馈(3 / 4)

暖暖而生 司空执与 2222 字 1个月前

图驱散江南初春的微寒,却暖不透她心底那份难以言说的寂寥。

奶娘刚抱着珍姐儿下去,女儿身上那股甜软的奶香似乎还萦绕在鼻尖。那孩子近日愈发黏她,一双酷似夫君的明亮眼睛,总追随着她的身影。

这让她不由得想起远在数千里之外范阳老宅的儿子。那是她真正的心头肉,更是她地位最稳固的基石,却被宗法礼制生生隔开。

范阳卢氏世家望族,最重嫡长子嫡长孙,那孩子自落地起,就不再仅仅是她崔韵晚的儿子,更是卢氏的未来。

她远附江南之时,那孩子不过蹒跚学步,如今书信往来间,只知他学业精进,深受祖父严厉教导,字里行间,读不出一个孩童应有的娇嗔与依赖,只有不符合年龄的规矩与老成。

每每思及此,她便觉心口闷痛,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喘不过气。

这痛楚,她无人可诉,只能化作夜深人静时,滴落在枕畔的冰凉湿意。

她深吸一口气,将那翻涌的酸楚强压下去。

目光扫过庭院北侧那几处院落——那里住着三位妾室,其中两人各育有一个庶女,平日晨昏定省,表面恭顺谦卑,低眉顺眼间,却难保没有藏着别样心思。

她这个主母的位置,看似尊荣,实则如履薄冰。

她绝不允许在任何庶子出生,来挑战她儿子的地位,分薄她儿女应得的一切。庶女,不过是多备一副嫁妆,将来打发出去联姻罢了,无伤根本。

可若有了庶子……崔韵晚眼底掠过一丝冷厉,那便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没有丝毫转圜余地。

整理好情绪,她亲自接过食盒,缓步走向书房。

那里烛火通明,是夫君卢清哲自掌控江南东道大局后,待得最久的地方。

他越来越忙,常常只是匆匆回后院用一碗膳,抱一抱珍姐儿,便又扎回那似乎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公务中去。

书房外,卢明和卢亮像两尊沉默的石像,守在门口,见到她,立刻躬身行礼,声音压得极低:“夫人。”

“劳烦通报一声。”崔韵晚的声音温和持重,听不出半分情绪。

卢明悄声进去,片刻后出来,侧身让开:“夫人,请。”

书房内弥漫着清冽的墨香和一种属于政务文牒的独特气息。卢清哲正埋首于一堆案卷之中,眉头微锁,听闻脚步声,并未抬头,只问道:“夫人何事?”语调里是显而易见的疲惫和一丝被打扰的不耐。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崔韵晚心尖微刺,面上却绽开恰到好处的温婉笑容,她将食盒轻轻放在案几一角,取出那盅依旧温热的参汤,柔声道:“夫君连日辛劳,妾身瞧着清减了不少。这是用上好的老参仔细炖了的汤,最是补气益神,您用一些吧。”

“有劳夫人费心。”卢清哲笔下未停,只随口问,“珍姐儿今日可好?”

“她好着呢,就是许久不见父亲,小脑袋总朝着书房这边张望,怕是念着您呢。”崔韵晚语气愈发轻柔,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嗔意,既表达了女儿的思念,又不失主母的体统。

她顿了顿,似有些为难地继续道:“今日原也不该来扰夫君清净。只是……越州林暖妹妹,派人送了信来。”

她刻意放缓了语速,留意着丈夫的反应,同时将称谓从生疏的“林氏”换成了略显亲近的“林暖妹妹”。

“信中言语颇有些委屈,也怪我识人不明,先前送去的两个丫鬟,行事不端,竟做出些腌臜事,惹了不少麻烦。我心中实在惶恐不安,想着那陈大人终归是夫君的学弟,牵扯着夫君的颜面,这回信该如何措辞方为妥当,特来请夫君的示下。”

卢清哲终于搁下笔,抬手用力按了按眉心,语气里透着一丝无奈:“此事我已知晓,知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