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前将家传的兵书托付于他,眼中满是愧疚与感激;在暮年时,他收起了悲痛,将自己毕生所学的农耕之术、养生之道,尽数传于乡中的孩童——他教孩子们如何分辨庄稼的好坏,如何应对旱灾,如何调理身体。看着孩子们在田埂上奔跑嬉戏,听着他们清脆的笑声,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心中的孤独也渐渐消散。
当最后一世的记忆如同潮水般退去——那一世,他是一名学堂先生,看着自己教出的学生有的成了清官,有的成了医者,有的成了将领,守护着一方百姓——任逍遥猛地睁开眼,识海中骤然爆发出耀眼的金光,金光刺破云层,照亮了整片山巅。那些散仙的执念已被他彻底炼化,化作一道道淡红色的纹路,如同朱砂般印在他的神魂之上,这便是“红尘纹”,是渡过红尘劫的证明,每一道纹路都代表着一次心的考验。
此刻山巅风云突变,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汇聚起乌云,却不再是天劫时的紫黑雷云,而是泛着淡淡红霞的“仙劫云”。红霞如同流动的绸缎,在云层中缓缓舒展,色泽从浅红到深红,层次分明,没有狂暴的雷力,只有柔和却厚重的仙光,如同细雨般缓缓落在任逍遥身上。仙光落在皮肤上,带着温润的暖意,仿佛母亲的手在轻轻抚摸,驱散了周身的疲惫。
仙光渗入体内的瞬间,任逍遥只觉丹田一阵温热,丹田内的仙胎骤然膨胀,化作一道丈许高的虚影——虚影身着与他一模一样的青衫,长发随风飘动,手中握着一柄微型造化枪,枪尖上“生灭吞仙”四纹同时亮起,七彩光芒交织,与他手中的长枪形成共振,发出穿透云霄的嗡鸣。嗡鸣声中,经脉中的裂痕在仙光的滋养下彻底愈合,取而代之的是泛着金红光泽的“红尘仙脉”——仙脉比之前粗壮了数倍,里面流淌的不再是普通的仙元,而是蕴含着红尘烟火气的“真仙力”。这力量既有仙元的凛冽锋芒,又有凡界的温润厚重,刚柔并济,如同红尘本身,包容万象。
“红尘仙劫,今日我任逍遥,渡!”任逍遥一声长啸,声音如同惊雷般在山巅回荡,震得周围的怪石都微微颤动,碎石从石缝中簌簌掉落,坠入云海。他纵身跃起,衣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展开的翅膀,手中的造化枪直指苍穹。仙劫云中的红霞如同受到召唤,化作一道道金红色的溪流,顺着枪尖涌入,再沿着枪杆汇入他的丹田。
仙胎虚影与他本人渐渐重合,周身金红霞光暴涨,将整个苍玄山巅染成一片绚烂——山石是金红的,云海是金红的,连空气都仿佛成了金红色。远处的云海被霞光映照,如同燃烧的海洋,波澜壮阔,美不胜收。
山下的修士们纷纷抬头,眼中满是震撼与崇敬。他们站在山脚下,仰望着山巅的身影,看着那片金红霞光,看着任逍遥周身浮现出的真仙虚影——虚影背后有红尘万象流转:市井的繁华热闹,商贩的叫卖声仿佛就在耳边;边关的烽火连天,将士们的呐喊声震耳欲聋;田园的牧歌悠扬,农夫牵着牛走在田埂上;学堂的书声琅琅,孩子们捧着书卷认真诵读;医者的仁心仁术,为病人把脉问诊时的专注……种种景象如同展开的画卷,在霞光中缓缓流动,这正是“红尘真仙”独有的象征!
老修士握紧了手中的断剑,剑身上的裂痕仿佛都在闪烁,眼中泛起泪光——他活了近百年,从未想过能亲眼见到红尘真仙诞生;年轻修士们则激动得浑身颤抖,有人甚至忍不住欢呼出声,他们知道,凡界终于有了一位真正的守护者,一位从凡界红尘中走出、愿守护凡界的真仙!
当最后一缕红霞融入体内,任逍遥缓缓落在青石上,周身的霞光渐渐收敛,化作一层淡淡的金红光晕,如同薄纱般笼罩着他。他的气息已彻底不同——再无半分凡俗修士的生涩稚嫩,也没有仙域修士的清冷孤傲,反而带着温润的红尘烟火气,仿佛只是一位历经沧桑却心怀善意的旅人,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