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编辑部,宋书宁一眼就发现蒋明春手里的稿子不见了。这让准备走‘娘家人’路线的老同志心里一咯噔。 “明春同志,你把稿子给老秦了?” “对呀!” “不是!你怎么能给他呢?” “他要啊。” “他要你就给啊!” 蒋明春忍不住笑了,这台词怎么这么熟悉呢: “是啊,没办法,秦老说千字给七块。所以就...” “我们也能给七块啊!你这同志,真不厚道。我这一把岁数跑上跑下的找主编,你也不知道可怜可怜我。” 眼看到手的稿子飞走,这老同志居然委屈的卖起了可怜。 倒不是说人家缺这么一份稿子,《人民文学》家大业大的,在国内文学类刊物当中还真找不出对手。 实在是《老兵》这个稿子深得宋书宁的心,让他喜欢的紧。 见老头子卖惨,蒋明春也是无奈,只好口头答应道: “宋老,别这样嘛!大不了下一份稿子还投咱这里不就行了。” “你说真的?” 怪不得说催稿的编辑都是戏精附体,前一秒还一脸丧气的宋书宁下一秒立刻支棱起来,“这可是你说的啊!下一部个一定要紧着我们《人民文学》。” “行行行。一定满足宋老。” 作者都是鸽子精,说下次那指不定就是哪次了。 “叫什么宋老,叫老宋就行。” “好!那您就称呼我小蒋,或者明春就行。” 中午和老宋,还有田雪灵一起吃了个午饭。说真的,现在皇城根的国营馆子还真不贵。 三人要了三热一冷,外加主食。只花了两块三毛钱。 吃饭的时候老宋和小田对蒋明春讲了需要采访的内容。 反正是自家人采访自家人,没有什么刁钻的问题。采访是第二天上午进行的,下午田雪灵带着蒋明春来到招待所安顿下,然后也去工作了。 解放军文艺的效率不是一般的高,也可能是有秦老这个副主编的推动在里面。 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对方的电话就打到了招待所。 电话里的意思是,稿子已经拿给主编看了,不过因为这个稿子的特殊性质,他们还要拿给上面看一下。 蒋明春表示理解。 李老问了他什么时候离开京都,然后告诉他明天下午可以去一趟解放军文艺,把转载的稿费拿走。 第二天上午,顺利完成专访。 至于专访内容就是拿着问题找答案,蒋明春早就排练好了。 意外的是,下午不等蒋明春行动,秦老那边就主动打来了电话让他赶紧过去一趟。 来到解放军文艺,秦老告诉他一个不好的消息。 “不好意思啊,明春同志。稿子可能不好通过。” 秦老的脸色也不好看,毕竟这是他所看中的,而且还信誓旦旦的保证给多少多少稿费,结果连审核都过不了。 蒋明春心里有所准备,自然也不是那么失落。只是怪自己当时选这个作品的时候,有些没有考虑到一些其它因素。 不过这次也没白来,属于是东边不亮西边亮,新稿子没挣到钱,老稿子靠着转载又赚了一笔,而且算起来转载比新稿子都赚的多。 “没事的,秦老,过不了就算了。我没放在心上。” 秦副主编叹了口气: “明春同志你也知道,我们和老胡那里刊登的文章代表着一定的风向。我们这里过不了,老胡那里也一样。” 李老一边说,一边偷偷打量着蒋明春的表情。 见对方一脸平静,甚至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失落,秦老倒是在心里高看了这个年轻人一眼。 能在这个年纪做到宠辱不惊,难得啊! “秦老,那我的稿子?” 原本板着脸的秦副主编顿时露出个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