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疯狂刺杀之断更行动(2 / 9)

冷的地板上,身下迅速裂开一片刺目、粘稠、散发着浓烈铁锈味的猩红。

栈道上,血腥味浓烈得令人窒息作呕,混合着江水的水腥气和朽木的霉味。

几道如同鬼魅般的黑影,在制造了这场短暂而高效的死亡风暴后,如同出现时一样突兀。

他们利用栈道崩塌扬起的尘埃、弥漫的水汽和幸存者惊魂未定的混乱,如同壁虎般敏捷地攀上岩壁,或借助垂下的绳索,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嶙峋的岩缝和上方浓密、阴暗的树冠之中,没有留下任何多余的声影或痕迹。

只留下栈道上横七竖八、死状各异的尸体、翻倒散落的箱笼、在血泊和泥泞中闪烁的金银珠宝、以及那浓得化不开、沉甸甸压在心头的死亡气息。

奔腾的嘉陵江依旧在深渊之下咆哮怒吼,仿佛刚才那场精准冷酷的屠杀从未发生。

唯有呜咽的山风,如同冤魂的哭泣,将血腥味一丝丝撕扯、吹散,送入幽深不可测的峡谷深处。

一只被惊起的黑色山鸦,发出几声凄厉的“呱呱”声,盘旋在染血的栈道上空,更添几分凄凉与不祥。

夜色浓稠如墨,冰冷的秋雨开始淅淅沥沥地飘落,渐渐转密。雨水打在茂密的树叶上,发出连绵不断的“沙沙”声,敲在裸露的岩石上,则是“啪嗒啪嗒”的脆响,共同编织成一片凄清而压抑的背景音。

郑玄龄的队伍被迫在一处狭窄的、向内凹陷的崖壁下扎营避雨。几堆篝火在风雨中顽强地燃烧着,橘黄色的火苗被风吹得忽明忽暗,疯狂摇曳,徒劳地驱散着周遭一小片黑暗和刺骨的寒意。

火光映照在湿漉漉的岩壁上,投下扭曲跳动的巨大阴影,如同蛰伏的怪兽。

空气中弥漫着湿柴燃烧的烟味、泥土的腥气,以及一种深入骨髓的潮湿阴冷。

这位荥阳郑氏的族老,裹着被雨水打湿大半的鹤氅,蜷缩在篝火旁一块相对干燥的石头上。

他年逾六旬,脸上沟壑纵横,写满了长途跋涉的疲惫和更深沉的、难以言喻的忧虑。

火光映着他浑浊却依然锐利的眼睛,那里面没有对风雨的抱怨,只有对前路的迷茫和对家族未来的沉重焦虑。

寒意仿佛能穿透鹤氅和皮肉,直沁骨髓。

他望着那在风雨中顽强挣扎的火苗,低声对身旁如同铁塔般沉默的老仆老七吟道:“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咳…咳咳……”

他咳了几声,声音沙哑而苦涩,“如今这‘君子’,怕是催命的阎罗,索债的厉鬼啊。”

他想到了长安陷落时的仓皇,想到了家族在河北的基业被黄巢践踏,想到了此行成都投靠杨国忠这步棋的凶险,心中一片冰凉。

老七,郑玄龄的贴身护卫,一个沉默寡言、身材异常魁梧的汉子。他头发花白,但肌肉虬结,眼神如同磐石般沉稳锐利。

他穿着一件半旧的皮甲,外罩蓑衣,默默地坐在郑玄龄身边,如同守护主人的忠犬。

他没有回应主人的感慨,只是伸出蒲扇般的大手,用一根粗树枝将篝火拨得更旺些,让跳跃的火光尽可能多地驱散主人身上的寒意。

他的耳朵微微耸动,眼神如同最警惕的猎豹,不断地扫视着篝火光芒边缘的黑暗,以及那条被雨水冲刷得泥泞不堪、通往上方崖顶的羊肠小径。

多年的刀头舔血生涯,让他对危险有着野兽般的直觉,今夜的风雨和黑暗,让他格外不安。

几名值夜的护卫披着厚重的蓑衣,紧握着腰刀刀柄,在营地的边缘和通往崖顶的小径入口处来回巡逻。

雨水顺着他们斗笠的边缘和蓑衣的缝隙不断流下,冰冷刺骨,带走他们身上的热量,也考验着他们的意志。

沉重的脚步声在泥泞中发出“噗嗤、噗嗤”的声响。

除了单调的风雨声,只有偶尔从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