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战时经济(3 / 4)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4872 字 3个月前

国家采用。

杨腾虎正在沾沾自喜时,想象自己将会成为著名的经济学者。

他却发现自己的名声彻底臭了。

无论是权贵还是普通百姓,全部都在骂提出配给制的他。

杨腾虎开始还觉得很委屈,他随后就想明白了,百姓为什么会不满。

配给制就是在资源短缺时,让整个经济系统勉强运行的办法。

配给制下的生活,肯定不如以往的时候。

很多人把战争影响,导致生活不如意,怪到他身上。

他们不敢与官府对抗,选择他这个无法反抗的软柿子。

杨腾虎对于这种情况,没有任何办法。

他已经能看出来,自己名声变得这么臭,背后一定有个国官府在推波助澜。

他已经成为消解百姓怨气的靶子。

战争不结束,配给制就不会结束。

杨腾虎会被受到影响的百姓,一直骂下去。

这些人在帝国的领土,他们都敢这样做。

一旦去这些人的主场,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证。

杨腾虎认为自己彻底失败了,他准备前往帝国,不再关注藩属国的情况。

帝国的容忍度更高,无论是做出什么样的研究,只要言之有物,都会被接受。

……

周海洋放下望远镜,他们即将抵达阳陵港。

他运来一船白糖,前往欧洲售卖。

船没有出港之前,这一船白糖已经被吴国订购,钱款都已经付了一半。

欧洲爆发战争以来,海贸极度的萎缩。

周海洋之前一直在做布匹生意。

但因为战争的影响,欧洲百姓生活的更加拮据。

经销商纷纷取消布匹的订单。

他只能把这批布匹,降价处理给帝国的经销商,亏了时间和邮费。

军火这种稳赚不赔的生意,周海洋这样的普通人,根本无法染指。

货船还是贷款买,每个月的利息就非常多。

一段时间不跑商,他就会被银行利息压垮。

周海洋请教了许多学者,他知道战争爆发之后,生活必需品会短缺。

他回家就在想,什么样的生活必需品,运到欧洲一定会挣钱。

粮食是最佳的商品,从来都不愁卖。

但粮食的买卖,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大宗商品贸易,绝不是他这个小商人能够插手。

他经过仔细考量,选出食用油、药品、糖,这类大宗商品作为新的货物。

周海洋通过自己的关系网,最终获得的大宗商品就是糖。

糖这种商品从来不愁卖,在战场上可以快速补充体力消耗。

一些弹药,也会向里面添加糖,增强他们的威力。

这种既能吃,还能加工成武器的物质,一定不愁卖。

周海洋指挥团队靠近阳陵港。

他看到港口的水泥地上,有着很多小坑。

阳陵港这种港口,一看就是遭到袭击,可见欧洲地区的危险程度。

周海洋看到这个情况,他从心底涌现出一股自豪感。

帝国的国民,不需要担忧战争随时来临。

他的货轮很快靠岸,用集装箱装好的白糖,全部卸在码头上。

周海洋立刻联系买方,前往港口验证。

他没有想到,对方就在港口,很快就过来验货。

货物交接结束,周海洋获得钱,对方获得大量的白糖,两人脸上都有着笑容。

周海洋不可能空船回去,他哪怕是拉一船废铁,那也能赚到油费。

他立刻前往码头,这里都是天南海北的商人。

周海洋却发现,这里的商人,相比于他之前来这里时,遇到的商人少了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