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该不该让民知之(2 / 2)

老师,有的时候,意思到了就行,不用解释那么多的。”

李斯看着嬴骜这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心中的无奈更是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暗自叹息,自己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个让人头疼的学生呢?

“公子,这句话,虽然臣也认为具有超远的立意与思想,但是,并不适用于现今的大秦啊。”李斯苦口婆心地解释道,他希望嬴骜能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但是老师,如果不让百姓知道世事,不让百姓知晓规则,不让百姓思考,那么对我们大秦又有什么好处呢!”

这句话如同惊雷一般,在众人的耳畔炸响。一时间,整个房间都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说话者的余音在空气中回荡。

李斯默默地坐在那里,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知道,这个问题并非那么容易回答。然而,在沉默了片刻之后,他还是缓缓地抬起头,目光落在了说话者身上。

说话者正是他的得意门生,一个年轻而充满激情的学子。他的眼中燃烧着对真理的渴望,对国家的热爱。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斯深吸一口气,然后用一种平静而坚定的语气说道:“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它。”

他顿了顿,接着说:“儒家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并非是要禁锢百姓的思想,而是因为百姓的认知水平有限,过多的信息反而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

说到这里,李斯看了看自己的儿子李由,还有王翦老将军家的王离和阳老大人家的张笛,示意他们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李由见父亲看向自己,便毫不犹豫地开口说道:“我觉得公子说的有道理。虽然儒家有这样的说法,但是这种让人禁锢了想法,使得百姓更加愚昧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道:“如果百姓不去思考如何维护我大秦,如何为大秦做贡献,那么我们大秦又如何能够长治久安呢?这种做法无异于自毁长城,危害极大。”

王离紧接着说道:“就像将军如果不思考怎么御敌,怎么攻阵,又怎么能够护得边疆安宁?怎么护国?同理,百姓若不思考如何为国家出力,国家又怎能繁荣昌盛呢?”

张笛听了后,想了想,弱弱的开口道。“我外祖常说,钱粮筹算一块,虽然看着不是很关键的位置,但是,如果不去思考怎么合理安排分配,那么不出半月。国家就会陷入动乱了。”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