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陪葬茂陵,追谥为“景桓侯”。儿子霍嬗被汉武帝收养。
霍去病出身贫寒,少年时期曾在贵族家中做过奴仆。后来,他的姨母卫子夫做了汉武帝的皇后,霍去病才进入朝廷做了侍中。公元前123年,年仅18岁的霍去病率领八百名骑兵初战匈奴,大获全胜,歼灭敌人千余名,汉武帝十分高兴,破格赐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后来又提拔他为大司马。公元前119年,霍去病率军北出代郡和右北平,充分发挥骑兵机动灵活的作战优势,与左贤王的强大骑兵集团展开惊心动魄的殊死决战。汉军大获全胜,霍军乘胜追至狼居胥山,在此举行了祭祀天地的盛大典礼。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的战功旌表,成为中国军人为之终生奋斗的最高荣耀。
宋代何去非在《霍去病论》里写道:“去病奋于骄童,转战万里,无向不克,声威功烈震于天下,虽古之名将无以过之。”“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这首《少年行》,既是对一代战神霍去病的吟咏和褒扬,也是对后人的驱策和触动。
唐朝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 及至宋代政和三年(1113年),宋徽宗将霍去病与丞相公孙弘、大将军卫青、车骑将军金日磾配享于汉武帝庙廷。 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霍去病。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霍去病亦位列其中。
历史上,对于霍去病的评价很多。
终军:骠骑将军霍去病征匈奴,立克胜之功……。(《骠骑论功论》)
司马迁: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班固:“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
曹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
曹植:“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
赵云:“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
王朗:“霍去病,中才之将。犹以匈奴未灭,不治第宅。”
虞羲:“拥旄为大将,汗马出长城。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凉秋八九月,铁骑入幽并。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乘墉挥宝剑,蔽日引高旌。云屯七萃士,鱼丽六郡兵。哀笳关下听,玉笛陇头鸣。骨都先自摄,日遂次亡精。玉门罢斥堠,甲第始修营。位登万庾积,功立百行成。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未穷激楚乐,已见高台倾。”
司马贞:“票姚继踵,再静边方。”
独孤及:“汉兴,萧何、张良、霍去病、霍光以文武大略,佐汉致太平,一名不尽其善,乃有文终、文成、景桓、宣成之谥。”
《李卫公问对》:太宗曰:“霍去病暗与孙、吴合,诚有是乎!”
何去非:“昔者,汉武之有事于匈奴也,其世家宿将交于塞下。而卫青起于贱隶,去病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