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都在叹苦(2 / 2)

笙书传 山里听雨 2129 字 1个月前

气,特别是大元帅、段副帅军令严明,将士们对百姓秋毫无犯,所以,百姓对大军十分拥护。可是,如果根据朝廷的旨意,一下子逼着百姓增加赋税,只怕百姓怕自己交不出来而难免背井离乡,如此一来,咱们朝廷耗费巨资抗击蛮夷又有什么意义呢?”

接着又有几个郡守絮絮叨叨说了一番,内容也同和上边几位郡守讲的差不多,反正就是态度积极,但想要逼着他们增收赋税,绝对没门。

高笙书也不心急,他把眼光转向了云州郡守柳升威。云州是这些州郡的中心地带,而且地域广袤,土地相对较为肥沃,人口也是最为聚集,城中比较繁华,甚至还有好几家名头响亮的风月场所,这是在其他州郡所罕见的,许多地方的富户想要寻花问柳,也只能来到云州的风月场所一近芳泽。当初赵友林之所以建议要把中军行辕设在云州,就是身在云州,生活条件可以相对优裕。

面对高笙书的目光,柳升威知道自己是躲不过去的。不过,此刻他内心对高笙书的感觉有些复杂。当初,高笙书听信木卓仁的谗言,不分青红皂白,就将柳升威以通敌罪的罪名抓捕下狱。可是,后来高笙书没有一味任由木卓仁胡作非为,祭出尚方宝剑斩杀柳升威,而是亲自找了柳升威问话,给他留下了一线生机。

柳升威也曾多次反思,觉得自己也有许多不妥之处,特别是高笙书对自己下了军令,要求立刻拘捕叶毕人时,而他没有及时执行到位,后来还导致叶毕人纵火烧了道刊商社,差点还祸及后边高笙书的宅子。如果,高笙书就以怠慢军令,而斩杀了自己,也很难说没有道理。

所以,高笙书后来在中军行辕当着众位旅指挥使和郡守的面,对他致歉,让柳升威感到十分惶恐,身居高位的大元帅和亲王啊,这样的胸怀在大梁国谁人能及?不过,虽然柳升威对高笙书内心敬重多于怨恨,但眼下要向百姓增收赋税确实是一个大难题,不是凭着一股热情就可以解决的。

笙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