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放飞梦想(2 / 3)

向前行1 海风1688 1603 字 2024-10-28

时,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氛围和灯泡厂截然不同。这里没有那么嘈杂,但也充满了忙碌的气息。主要产品就是做照明手电筒,而我的工作就是进行手工组装。这是一项计件工作,一天下来,一个人能挣个十几块钱。厂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有秩序,机器设备整齐地排列着,零件和半成品摆放得井井有条。

我开始了在这里的工作,每天和那些零件、电线打交道。有一天,我和旁边的工友闲聊起来,“这工作虽然辛苦,但好歹也能挣点钱。”工友笑了笑说:“是啊,不过这电池还是铅锌蓄电池呢,都是厂里面自己生产的。”我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我们负责后续的组装工作,把电池焊接上电线,然后再接到灯泡上,最后装上可在包装器。每天重复着这样的动作,虽然单调,但也让我感到一种踏实。

就这样,我在这里做了一两个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也逐渐产生了。工人们觉得工价太低,希望老板能够加点工价,但老板没有同意。一天,在午饭的时候,几个工友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工价也太低了,我们这么辛苦,应该涨点工资啊。”一个工友抱怨道。

“就是啊,老板也太抠门了。”另一个工友附和着。

我在一旁听着,心中也有些不满。

于是,大家决定一起去找老板理论。当我们来到老板办公室时,老板皱着眉头看着我们,“你们有什么事?”

一个工友鼓起勇气说道:“老板,我们觉得这工价太低了,能不能给我们涨点啊?”

老板却摇摇头,“不行,这工价已经很合理了。”

“可是我们每天这么辛苦,这点钱根本不够啊。”有人大声说道。

老板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是厂里的规定,不能随便改。”

就这样,双方争执不下,工人们开始和老板争吵起来,大家都不愿意再干活。我看着这混乱的场面,心中也很无奈。我找到那个云南的朋友,对他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们还是走吧。”他点了点头,于是,我和他带领着几十个人离开了工厂。

离开工厂后,我们辗转在各种工地之间。我们去过做土石方的工地,那里尘土飞扬,机器轰鸣,工人们挥汗如雨。我站在工地边上,看着那些忙碌的身影,心中感叹道:“这工作真是太辛苦了。”云南的朋友在一旁擦了擦汗,“是啊,但为了生活也没办法。”

我们也去过挖孔桩的工地,那里的土地被挖得坑坑洼洼,仿佛大地的伤痕。我看着那一个个深深的坑洞,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这得付出多少汗水啊。”朋友苦笑着说:“这就是生活的艰辛啊。”

这些工地的工作都十分辛苦,收入也不稳定。我们做了很多工地,都觉得不太顺心。

后来,我们五六个人一起回到了老家,准备搞点什么创业项目。那段时间,村子里依然宁静而祥和,阳光洒在屋顶和田野上,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们在老家待了一段时间,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们沉重的打击,什么名堂都没有搞出来。

一天,我们几个人坐在院子里,看着天空,心情都很沉重。

“唉,我们太天真了,以为创业那么容易。”我叹气道。

“是啊,我们只想着凭借一股冲劲就能成事,却没有考虑到诸多实际问题。”云南的朋友也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们意识到,应该带领一大帮人去搞一个工地,或者承接一个工程,想要创业,没有资本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且还得有人支持,还得有靠谱的创业项目才行。”我皱着眉头分析着。

“是啊,我们以前真的太幼稚了。”另一个朋友也附和着。

我们总是靠着自己的自以为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