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孔子放逐神明,原先被汇聚的信仰之力,被快速转化为儒道思想之力,也就在同时,那个向他询问的弟子,在这一刻有了属于他自己的名号。
金阶英雄棋灵孔门仲由!
孔子的这思想进攻,不仅仅直接放逐了一位正在不断壮大的神明,更是将信仰之力转为思想之力,配合诸葛一的牵引,同时塑造出一位强大的辅助金阶英雄棋灵。
也就是孔子的第一位金阶追随者。
相对于神明拥有大量信徒,思想圣人自然也有着他们的后援,这就是追随者,追随者虽然不能产生信仰之力,可相对于信徒类的苍生棋灵,追随者本身就可以共鸣思想之力,可以和其追随的领袖相辅相成。
儒道圣人可以让他的追随者发挥更大的能力,去影响普通的苍生,而更强更多的追随者,反过来可以影响儒道大势以及儒道领袖的自身气运。
这是和神明体系截然不同的思想之道,但两者本质却是相同,都是对于苍生认知的争取。
故而,即便是信仰天之下,对于思想之道也只能疯狂压制,却依旧可以正常生效。
看似不同,实则同源,当孔圣放逐第一位神明,用那神明信仰快速培养他的追随者之后,这一场认知战争就已经开启了。
不见鲜血,却更为激烈!
如果说儒道圣人孔子的横空出世,在不断规范着人世间苍生的制度,将一些诸如死亡、战争等等负面神明挨个放逐,成就自身的儒道大势,那么作为道家圣人的老子则是另外一种状态。
或者说,李若水版的老子真正将上善若水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对于东方的孔子,位于西方的老子并没有任何追随者,一人一牛,不断游历世间。
身为思想圣人的老子仅仅在出世之后就迅速归于平庸,不像是孔圣那般战斗力爆表,疯狂放逐神明。
老子所做,就如同世间东流之水那般,一人一牛似乎一直都在,却从来没有引起什么注意。
直到他最终从西走出先民的最后聚集之地,天地之间,圣言潮水,即刻来临。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随着道脉最为经典的圣言典籍开篇出现,一场思想狂潮,开始洗涤整个天地。
相对于李道然、李无为那般多用“非常名”的言语,这一次出现在李若水口中的道德之言,则是运用了“非恒名”。
作为圣院棋圣,自然不可能会在个别文字中细扣区别,他们可不是迂腐之人,个别文字的区别根本不会改变大道之意。
但此时李若水所化老子圣言上的差别,并非是原本之差,更是因为李若水自身对于大道的理解。
因为,作为道脉棋圣传承中看似平和,实则最为激进的那位,他的圣道主打一个静则无声,动则狂澜。
一开始,孔千秋的孔子表现得确实无敌,但凡被这位战斗力爆表的孔圣遇上,没有例外,所有神明全部被放逐。
但,孔圣再强,也需要时间,也只能一个又一个地去慢慢放逐,这可不是李若水想要得到的效果。
伴随着圣言的进行,圣级金阶历史事件道德经骤然爆发。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则九州皆动。
一声声圣言出现,整个信仰体系,快速地被遮天蔽日的紫色所笼罩。
紫气东来何止三万里!
就在这个过程中,又一句圣言出现: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声音刚刚落下整个九州,漫天紫气弥漫,同时原本被老子讲道所布下的种种传承在这一刻全部被引爆。
水,就是李若水版的老子最大的形容,因为他的所有布局,正如此言所述,真正的若水无敌!
“上善若水!”
圣言没有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