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再见废太子(1 / 2)

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以和亲的方式化解了大唐与吐蕃之间剑拔弩张的局势。

松州边境,曾经硝烟弥漫的战场逐渐恢复平静,战马的嘶鸣与战士的呐喊声渐渐消散在风中。

随着吐蕃与大唐握手言和,一直驻守在松州,负责抵御吐蕃入侵的凌云等人也终于迎来了喘息之机。

此次吐蕃之危解除,凌云整顿兵马,准备返回西域地界,继续守护大唐在西域的疆土与商路安全。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军团士兵进行了细致的训练和装备补充,修缮了破损的营寨和防御工事,清点了粮草军械,确保军队以最佳状态踏上归途。

当一切准备就绪,凌云率领大军缓缓启程,向着西域进发。虽然李靖等人不舍,可凌云军团最终属于西域这片土地。

队伍一路西行,途经一处偏远之地,这里正是太子李承乾的流放之所。

曾经,李承乾身为大唐太子,身份尊贵,备受瞩目,是众人眼中帝国未来的继承人。

他自幼聪慧,深得李世民喜爱,李世民为他精心挑选名师教导,对他寄予厚望。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长孙皇后离逝,宫廷中的权力斗争、各方的压力以及自身性格的转变,李承乾逐渐迷失了自我。

他之前暴戾、偏执,行为乖张,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企图谋反,最终被废黜太子之位,流放到这荒凉之地。

凌云对这位曾经的太子还是看重的,大军路过自然前往探望。

当凌云再次见到李承乾时,眼前的景象让他颇为震惊。

曾经那个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太子,如今已褪去了华服,身着粗布麻衣,面容沧桑,眼神中却多了几分沉稳与平和。

曾经的暴戾与自暴自弃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磨难后的淡然与坚韧。

李承乾见到凌云,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丝苦笑,上前拱手行礼:“侄儿拜见伯父!”。

二人相对而坐,李承乾缓缓讲述着自己流放以来的生活。

他说,初到此处,心中满是怨恨与绝望,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此毁了,整日浑浑噩噩,借酒消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平凡的生活中,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往,渐渐明白了权力争斗的虚无,也体会到了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如今,他已不再执着于太子之位,只想找一个机会,重新证明自己,为大唐贡献一份力量。

说到此处,李承乾目光坚定地看着凌云,诚恳地说道:“伯父,我虽已非太子,但身为大唐子民,仍愿进入军中,为大唐戍边,哪怕战死沙场,也无怨无悔。”

凌云听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接纳李承乾进入军中,这无疑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决定。

李承乾身份特殊,即便被废,他曾经太子的身份依旧敏感。若是将他收入军中,消息一旦传回长安,不知会引起怎样的波澜,

朝中大臣又会作何反应,就连当今圣上李世民,恐怕也会对此事感到不满和疑虑。

但另一方面,凌云从李承乾的话语和眼神中,看到了他的真诚与决心。

他相信,经历了如此巨大的人生变故,李承乾已经彻底蜕变,若是能给予他一个机会,凭借他的能力和曾经接受的皇家教育,或许真能在军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守卫西域立下战功。

而且,凌云心中也有着一丝怜悯和不忍,他不忍心看着曾经的太子就此埋没在这荒凉之地,希望能给他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经过再三思索,他看着李承乾,郑重地说道:“太子,我愿意给你这个机会。但军中纪律严明,一切都要靠你自己的本事,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李承乾听闻,眼中满是感激与兴奋,连忙起身再次行礼,声音坚定地说道:“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