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年初(1 / 2)

春节刚过,香江市场便如同一池被搅动的春水,波澜壮阔,风起云涌。

中资企业们纷纷摩拳擦掌,开始在这片商业海洋中纵横捭阖,各显神通。

在这场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率先出手的是中国光大集团。

1993 年 3 月 25 日,光大集团以雷霆之势,全面收购了宁发国际的母公司 Guildford。

这一收购行动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香江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

收购完成后,双方合资成立了新公司,并将其更名为光大国际。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也不甘示弱,开始积极接触 Paragon 公司,意图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而中信集团内部也发生了重大变动。

首先,荣智健的父亲辞去了北京中信董事长的职位,由原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魏一鸣接任。

这一人事变动无疑给中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紧接着,王军顶替了魏一鸣原来的职位,成为了北京中信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还兼任着香江中信、深圳中信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长。

魏一鸣已经超过了退休年龄,而王军凭借其现有的职位和丰富的经验,极有可能成为中信集团的第一号人物,引领中信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继续前行。

中信旗下的保利科技公司也在这场风起云涌的市场变革中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他们先是成功收购了新海康公司,紧接着又通过新海康公司进一步收购了新贻投资,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业务范围。

荣智健也在新的一年初发来了中信泰富的成绩单,据《资本家》杂志载,中泰为中资上市公司第一家,在东亚上市公司百强中徘 34 位。

在1993年初,信报公布了最新一期的香江十大财阀榜单。

毫无悬念,王志远以1400亿的巨额财富稳坐榜首,他的名下拥有众多知名企业,如置地、会德丰、香江电灯、美丽华大酒店等。

排名第二的是李嘉诚,其财富达到了1000亿,与王志远的差距并不算大。

他旗下的和记黄埔市值高达800亿,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第三位则是尚未离开香江的西门凯瑟克。

第四位是老牌四大洋行的太古洋行家族施怀雅家族。

中华电力的市值飙升,使得嘉道理家族成功跻身第五位。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市场传言老嘉道理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这或许会对家族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继承了包船王遗产的吴光正家族,以其雄厚的实力雄踞第六。

九龙仓市值600亿,成为了吴光正家族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到第十是清一色的华资地产家族。

第七名,新鸿基地产的郭氏家族,第八的是恒基兆业的李兆基。

第九名是恒隆地产的陈启宗,第十名是王志远合作多次的郑裕彤。

王志远对于排名其实并不是特别在意,但他也留意到了这两年旗下上市公司的市值在不断地膨胀。

其中,会德丰的市值从最初的 100 多亿港币,一路飙升到如今的四百多亿港币;

而置地的市值则从收购时的两百多亿港币,同样膨胀到了 400 多亿港币。

不仅如此,就连李嘉诚所控制的和记黄埔,其市值也从开始收购时的 100 多亿港币,一路暴涨到了 800 亿港币。

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这十几年来,香江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

恒生指数更是一路高歌猛进,特别是在 92 年这一年,恒生指数竟然飙升了 40%之多,各大指数股都纷纷翻倍。

与此同时,香江的人均工资也在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