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吉安铁路通车(2 / 4)

民国:关东参王 参娃 4142 字 1个月前

边塞苦寒之地,山高路远、车马难行,二位大人一路舟车劳顿,属实辛苦。

下官已经命人准备好了下处,并且设宴为大人接风洗尘。

还请二位大人赏脸移步,也让我等尽地主之谊。”

曲绍扬与二人见面,非常热情的上前行礼道。

旁人不知道这俩人来东北干啥,曲绍扬还能不知道么?这俩是奉朝廷之命来东北考察的。

回去之后,徐世昌就提出了东北全面改革的对策,并且在转过年便被清廷任命为东三省总督。

这个机会,曲绍扬怎么可能错过?那肯定要好好招待,借此与其攀上关系,才好图谋以后。

“曲大人客气了,早就听闻,吉林将军是一位青年才俊,年少有为,今日一见,果然不假。”

载振二人还礼,与曲绍扬等人互相恭维寒暄几句。

紧接着,一行人进了吉林城,先去驿馆安顿下来,然后曲绍扬直接将人请到府里,设宴款待。

席间,丝竹管乐、歌舞表演,一应俱全,再配上美酒佳肴,气氛自然差不了。

众人推杯换盏,言笑晏晏,不多时便都熟络了起来。

等酒席过后,曲绍扬亲自送二人回驿馆,并送上两份厚礼。

如此以来,二人与曲绍扬的关系,瞬间就拉近了不少。

第二天开始,曲绍扬亲自陪着二人,在吉林城、长春城、哈尔滨等地考察。

尤其是吉林机器局、各处工厂、学堂、铁路等地,全都看了一遍。

东三省为大清的发祥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自甲午开始,到日俄战争,十来年间东北大地连遭战火,被沙俄和倭国连番洗劫,民生凋敝、疮痍满目。

为谋挽救,朝廷才会派载振、徐世昌前往东北全面考察,以求对症下药,寻找解决方案。

徐世昌一行先到的奉天,然后又去了齐齐哈尔,最后来的吉林城。

因奉天之前还被倭军占领,才归还不久,街面混乱、商铺冷清、行人稀少,一副颓败景象。

齐齐哈尔也差不多一样的情形,市面萧条、商情冷落。

相比之下,吉林城就要好很多,街路洁净、巡警维护治安、商铺林立、行人如织,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

再一听曲绍扬主政时的各种举措,以及这几年的成果,载振与徐世昌也不由得暗暗点头,心中赞叹。

别看这位曲大人年纪轻、资历浅,治理地方却很有一套。

将军衙署还有不少公务要处理,曲绍扬也不可能一直陪着。

再者,徐世昌他们是打着查办事件的旗号来巡察,也不可能一直让曲绍扬陪着,那他们还怎么发现问题?

所以几天之后,曲绍扬借口政务繁忙,另外安排人陪同。

那二人也顺水推舟,干脆拒绝了本地官员的陪同,单独行事。

就这样,载振一行人在东北各地辗转两个多月,跋涉数千里,深入了解后,这才返回京城。

随后,徐世昌上了一本折子,洋洋洒洒十万余字,分析了东三省目前的处境,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方案。

当然,徐世昌也少不得在折子里,夸吉林将军几句,赞其治理有方,吉省各地治安有序、民生安稳、工商业发达等等。

没过多久,朝廷的嘉奖就到了,封曲绍扬为振威将军。

同时,因病在家休养的张锡銮,也借机起复,调任直隶提督。

得知消息后,曲绍扬立刻命人预备一份贺礼,送去凤凰城。

转眼进了冬月,吉安铁路正式通车运行,大量的黄豆、粮食、药材、木材、煤炭等物资,通过铁路,运往安东等地。

各国的先进机械、商品等,也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