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么个理儿,于是点点头。
“那也行,成家立业嘛,先成家再立业。男人成了亲,心也就定下来了。”
就这样,一家人商量妥当。
转过天,陈秀芸就请了媒人,去赵家探口风。
媒人一听是给刘新源提亲,就有点儿懵,当初说的好像不是这位啊?
陈秀芸只好解释,说新源的年岁跟赵家三小姐更相配。
媒人去了赵家探听消息。
赵家那边原本是看好了张天志在新军的发展,忽然听说是给曲绍扬的另一个弟弟提亲,而这个弟弟还在念书,自然不太乐意。
后来一听说,新源可能年后要出国留学,赵家人就动了心思。
于是,赵夫人回复媒人,说是他们要考虑考虑,问一问三姑娘的意见。
转过头,赵会长就去拜见了曲绍扬,一番寒暄之后,表明了来意。
赵会长家有个儿子,跟新源年纪差不多,在白山书院念书。
赵会长那意思,想把儿子也送出国留学,但是没有门路,想求曲绍扬帮个忙。
曲绍扬一听笑,言说这要是两家成了亲戚,他送新源出国,顺道带一个,也不是不行。
赵会长要的就是这话呢,于是,很痛快的就答应了亲事。
新源和赵家三姑娘的亲事,就这么说定了。
腊月十二,林若兰在陈秀芸和媒人的陪同下,带着丰厚的礼物,到赵家提亲。
因为新源年后就要筹备赴德留学事宜,而这一去怕是要三五载,若是让赵家三姑娘苦等不太妥当。
两家商议后,决定先成亲,新源再赴德留学。
等新源在那边安稳下来,也可以想办法接了媳妇过去。
如此以来,婚期就不能拖延,年后正月十二定亲,二月二十六成亲。
赶是赶了点儿,好在赵家那头早就预备好了嫁妆,时间上倒也够用。
新源的亲事说定,接下来还有天志和婉瑜的事情。
这俩都是一家的孩子,提亲的程序就省了,腊月十六,直接给他们俩定亲。
天志回吉林属于公干,等着勘查完长白山和图们江,议定边界后,他还要回天津,所以就没必要在吉林城购置房产。
陈秀芸的意思,曲家在城里有不少房子,挑一处好的收拾收拾,给他们先住着。
等天志回天津的时候,家里给小两口带足了银钱,到那边购置一处差不多的宅子居住就行。
再一个,天志和婉瑜岁数都不小了,也别再往后拖,就跟新源一起办喜事,正好双喜临门。
有这俩月的工夫,也差不多够他们准备了。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将军府里可就忙了起来,要预备过年,还要准备天志成亲。
陈秀芸忙不过来,就把那三个妾室也都叫上,一起忙活。
府里女人们忙,曲绍扬也没闲着。马上要过年了,省府里一大堆事情。
清廷决定裁撤三姓副都统,于三姓地区设立依兰府。
在拉哈苏苏设立临江州,将伯都讷抚民同知升为新城府,在呼兰府下设汤原县。
这些,都归吉林将军管辖。
另外,趁着日俄战争期间,曲绍扬示意韩登举,收回了夹皮沟官井子金矿。
山林巡察队联合地方乡绅百姓,收回了光绪二十四年被沙俄强占的呼兰府汤原都鲁河金矿,以及被沙俄盗采的呼伦贝尔地区吉拉林金矿,并驱逐了沙俄在呼玛尔金厂的势力。
这些金矿,有的属于吉省,有的属于黑省,都得重新招商开采,还得安排重兵把守,严防沙俄卷土重来。
吉林城崇文书院,先是改为学务处,紧接着又改成提学司,统管全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