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知己好友,但同在镇国府下做事,远赴海外而归总有些触景生情。
“好呢,有二位殿下怎会不好。”熊大憨笑一声。
“殿下让你们随俺去东宫,你们也是赶上了时候,今天王先生回来了正在同大明各地的‘大师’们论道呢。”
“恩师也在京中,还在与人论道?”
两人颇为诧异,随即露出惊喜之色。
师父师父如师如父,虽然他们拜师是当初蔚王殿下强制要求的,但他们却是从王守仁身上学到了很多。
师徒之间,感情也是异常真挚。
路上,熊大也是将最近一段时间京中发生的事情跟唐伯虎、徐泾二人简单的讲了一讲,算是给二人除一除信息差。
“没想到这一段时间居然发生了这么多事,大漠已经彻底归顺,西域也收回来了。”
唐伯虎感慨,以前当文人在江南号才子,哪想过自己会跟这些东西有接触。
人生经历不同,接触的东西,体会到的境界自然也不同。
“快走。”
“恩师难得回京与宗教论道,此等好戏错过岂不可惜?”
徐泾此刻想的倒是和唐伯虎不一样。
他参加下西洋任务已经很多年了,已经很久没有参与过这类学术活动。
所以这次虽然是宗教主题的但主人公是自己的恩师,这让徐泾还是很想去听一听。
再怎么说,咱老徐也是个知识分子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不是?
“王施主之见之所悟,贫僧生平少见,佩服佩服。”
“此管理条例,贫僧服了,真池寺上下,皆遵其规范。”
“天宁寺也是。”
“圆通寺亦是。”
“王道友之心性通明,对道理感悟非吾辈所能及也。贫道也服了。”
“这管理条例,白云观认。”
“葛仙庵也认。”
......
一群原先还想通过辩论更改条例的和尚、道士摇头。
说不过,打不过,玩不了。
算了算了。
随即,众人相视一笑。
大家一起输,也不是什么太难堪的事。
“阿弥陀佛~”
“无量天尊~”
宗教管理条例,证实被宗教高层们一同点头接纳。
“恩师还是恩师。”
两人紧赶慢赶,只赶上了熟悉无比的结尾剧情,都是无奈的笑了。
“学生唐寅(徐泾),拜见恩师。”
“恩师,您......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