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宇宙的构成。首道光柱扫过星炎族时,永恒火种突然变异成青铜色;第二道光柱照射下的真理之环开始逆向推导;最危险的是射向7号试验田的光柱——那里的变异植株正在被强制"标准化"!
七、伪装进化
为应对扫描,尘启动了终极伪装方案。他命令所有文明立即进入"返祖状态":星炎族伪装成原始火焰崇拜者;真理之环分解为基础计算单元;7号试验田则主动退化为普通灵植园。这种逆向进化骗过了前六道光柱的扫描,但第七道光柱突然改变策略——它开始检测文明的潜在可能性!
危急关头,尘将计就计。他故意让部分星炎族展示出可控的变异,让真理之环表现出有限的突破性,7号试验田则展示出刚好卡在危险阈值下的进化速度。这种精心设计的"半成品文明"形象,恰好符合观测者对"理想样本"的定义!
八、观测困境
策略奏效了。观测者的棱镜停止了扫描,开始释放出困惑的波动。它的数据库中有两个矛盾的记录:一方面是新宇宙符合"可控实验样本"的所有特征;另一方面是之前检测到的危险突破系数。这种矛盾让它陷入了逻辑死循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趁此机会,尘通过心脏连接向观测者的核心数据库注入了特制病毒——这是由混沌疫苗改造的"认知干扰剂"。病毒生效后,观测者对新宇宙的评估报告被永久性地添加了特殊备注:"样本存在观测价值,建议长期追踪研究而非立即收割。"
九、权限窃取
更惊人的突破来自对观测者系统的深层入侵。尘发现这个超级文明有着严格的权限分级,而第七样本(混沌祖地)因为当年的异常表现,已被标记为"重点观察对象"。利用这个特殊身份,尘成功窃取了部分系统权限,包括最关键的两项:
维度屏障豁免权——允许新宇宙文明在一定范围内突破维度限制;
实验样本交互许可——允许不同实验场的文明有限度交流。
这两项权限为新宇宙赢得了宝贵的发展空间。尘立即着手建立"防火墙",用窃取的权限在观测者系统中构筑了虚拟的"安全区"。从此以后,新宇宙的所有文明活动都会被系统自动归类为"受控实验",而非"危险变异"。
十、暗线布局
为巩固这个脆弱的安全状态,尘启动了代号"根系"的长远计划。他在七个不同维度秘密培育了文明分支:有的完全原始,有的适度发展,有的则刻意表现出可控的突破性。这些分支就像防火墙的锚点,确保观测者系统始终将新宇宙评估为"稳定性高于危险值"。
最关键的布局是在7号试验田深处。尘在那里保留了真正的火种——几株未登记的变异植株,它们正在缓慢进化出屏蔽观测的能力。这些植株被隐藏在普通灵植中,通过特殊的频率共振传递进化经验,却不会触发系统的警报阈值。
十一、心脏之秘
当观测者终于结束扫描,带着"持续观察"的结论离去后,尘将注意力转回那颗漆黑心脏。深入研究发现,心脏不仅是记录仪,还是某种通讯装置——它能向更高维度的"监督者"发送实验报告。
更惊人的是心脏底部的青铜锁链。这些锁链并非实体,而是概念化的信息通道。顺着通道,尘的意识短暂触及到了"第七观测站"的边缘。那里的存在形态完全超越认知,只能勉强理解为某种由纯粹数学结构构成的智慧体。
十二、观测本质
在与观测站的短暂接触中,尘窥见了终极真相。所谓的观测者文明,实则是某种宇宙级文明的科研项目。它们将维度海洋视为培养皿,目的是研究文明在极端条件下的演化规律。收割不是出于恶意,而是类似于实验室的定期采样。
最震撼的发现是关于"虚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