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8章 谁来背黑锅?(1 / 2)

第二天的早朝上,充满腥风血雨。

几个御史联合发难,弹劾刑部和大理寺,重点弹劾唐风年。

“启禀皇上,这次的冤假错案影响重大,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尸位素餐,理应通通革职查办。”

“特别是大理寺卿唐风年!据微臣调查,真凶之一名叫马千里,与唐风年的关系非同一般。”

“马千里的父亲是唐风年的幕僚——马师爷,两家人同吃同住多年。”

“这次的冤假错案中,无辜者被冤枉,被迫顶罪,是不是唐风年故意为之?”

“这种徇私枉法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微臣为官多年,头一次见到如此丧心病狂的案子,以及如此张冠李戴、草菅人命的包庇。”

“微臣认为,应该严惩大理寺卿唐风年,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

御史们义正辞严,唾沫横飞,语气铿锵有力,充满愤怒。

他们仿佛铁面无私的判官,手拿利剑,代表世间正义,准备消灭邪恶。在他们的话语中,唐风年就是那个邪恶的大魔头,坏到极点,简直就是官场中的斯文败类。

其他官员们顿时乱成一窝蜂,窃窃私语。

有些官员大吃一惊,不敢相信。

“唐大人居然是这种人?”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有些官员添油加醋,火上浇油。

“啧啧,某人总算遭报应了。”

“活该!该死!”

“居然故意包庇灭门案的真凶,他不怕凶手把他家给灭了吗?”

“本官突然有个大胆的猜测,那个真凶马千里是不是唐大人的打手?”

“这么一说,凶手灭门是唐风年在幕后指使的?太可怕了!”

有些官员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轻轻摇头,暗忖:有唐大人在前面顶雷,但愿刑部这次能全身而退。

……

皇帝挑起剑眉,眼神瞬间一亮,仿佛无聊时,突然遇到提神醒脑的趣事。

他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摩挲,一副正在看戏的模样。

此时此刻,唐风年正站在文武百官的队伍中,面对同僚的指指点点、打量和议论,他并未慌乱。

毕竟真凶马千里和胡大汉是李居逸和乖宝抓获的,也是他们最先发现那些冤假错案。

唐风年早就收到乖宝的亲笔信。

乖宝甚至把案卷抄了一遍,寄给唐风年看。关于案发经过、抓捕过程、人证物证……唐风年已经了解得十分详细。

所以,他早有准备,绝非任人宰割的鱼肉。

不远处的彭大人正在偷笑,小声说:“你看他,无话可说,心虚,默认了。”

旁边的官员连连点头。

等弹劾的官员把话说得差不多时,皇帝炯炯有神地盯着唐风年,严肃地问:“唐爱卿,御史的弹劾是否属实?”

唐风年不再沉默,果断从宽广的衣袖中掏出早就写好的奏折,恭恭敬敬地做出往前递的姿势,冷静地说:“回禀皇上,关于冤假错案,微臣作为大理寺卿,难辞其咎。”

“微臣一直在反思,以后如何杜绝冤假错案,如何赔偿无辜者。具体情况,都写在奏折上。”

“至于真凶马千里与微臣的关系,其实比御史们说的更复杂。”

“马千里的父亲马师爷曾经是我的幕僚。多年前,马千里就被马师爷送回田州老家,并非在我家长大。后来,马师爷的父亲去世,他带着妻女回田州奔丧,就再也没有来过京城。”

“这些年,马师爷在田州做账房先生,不再做幕僚。”

“而且,据我所知,他早就与马千里断绝父子关系,甚至把马千里从族谱上除名,还去官府正式改过户籍册,我有亲笔信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