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以军事制度来管理百姓并非元朝的首创。
早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就已经开始采用严刑酷法来约束百姓,使得国内的百姓只知道辛勤耕种和奋勇作战,而对享乐之事,敬而远之。
这样的战时体系若是长期施行下去,必然要面临制度僵化的弊端,军官的身份世袭,缺乏流动性,会让军队整体的战斗力下降。
军队长期驻防地方,却与地方的体系相互脱离,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
如此一来,卫所内部必然会逐渐滋生出各种贪腐现象。而在卫所之中,土地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财富资源。
如果世袭的军官们开始贪污腐败,那么他们必然会利用职权兼并土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之风将会愈演愈烈,导致大量的军户被迫逃亡。
军户的逃亡不仅会使得兵员出现严重的缺额,而且还会引发吃空饷的问题,这两者都将成为常态。
长此以往,维系大明王朝统治基础的卫所制度必然会逐渐崩坏,最终彻底消亡。
一旦卫所制度崩溃,大明朝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那就是不得不重新启用玄宗天宝年间的募兵制。
然而,募兵制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但它并非毫无弊端。
这一举措无疑会给朝廷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因为招募和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
更为严重的是,将领们可能会趁机招募私兵,从而形成将门世家。
长此以往,这些将门世家一旦怀有异心,就有可能引发军阀割据的局面,这无疑会动摇整个王朝的根基……”
读到此处,刘璟蓦然倒吸一口凉气,仿佛一束天光劈开迷雾,直照心底,先前种种困惑霎时间豁然开朗。
他不由抚卷长叹:“难怪大王常说,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便是人类从不吸取任何教训。
此言真乃至理!
正如杜牧所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千古循环,莫不如是!”
刘璟情不自禁一拍大腿,慨然道:“古人诚不欺我!历代王朝兴衰更迭,果然皆是一场轮回。
天下苍生来来往往,世事更迭周而复始,却终究逃不出这个命运的怪圈!”
他胸中激荡,文思泉涌,正欲即兴赋诗一首以抒怀,却听得门前风铃清脆作响——有客到访。
铃声急促,刘璟当即收敛心神,郑重地将手中书册合起,收回抽屉深处。
方才的万丈豪情,顷刻间尽数敛于心底。
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地凝视着门外,沉声道:“门外的人,究竟是谁?”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露出一种威严。
门外的人似乎被这一问给镇住了,稍作停顿后,才回过神来,赶忙回应道:“刘祭酒,卑职乃是秦王的侍从赛哈智。
大王有令,说有十万火急之事需要与您即刻商议。”
刘璟心中一紧,他深知秦王朱樉的性格,若非大事,绝不会如此匆忙。
而且,他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如今的他在名义上已经是一个被销户的“死人”。
秦王就算再怎么胆大妄为,也绝不敢公然给他这个黑户任命一个朝廷正式的官职。
然而,就在朱樉思考之际,一个绝妙的主意突然涌上心头。
他想起了历史上曹操所发明的军师祭酒这一职位,而这个职位在曹魏时期早已被废除。
于是,朱樉便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任命他为私人幕府的军师祭酒。
这样一来,刘璟既能领取俸禄,又不会触动朱元璋那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想到此处,刘璟心中稍安。
他定了定神,然后快步走到门口,打开门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