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质点点头,上前学着师父的样子去为孩童诊治。
在李丽质诊治的时候,孙思邈已经开始写药方,从众人随身携带的药材里挑选药材了。
这并不耽误为病人治病,孙思邈在准备的期间,这段时间,就是让手底下的学生们锻炼的时候了。
李丽质蹙眉。
“是风邪入肺,起了痰热,师父,对不对?”
孙思邈一边抓药,一边点头。
“不错,说说怎么治吧。”
这个小徒弟,还真是有天赋,不仅仅天赋好,还认真好学。
当初收这个徒弟,真是收着了。
自己的衣钵,找到传人了。
在孙思邈看来,学生归学生,但是长乐公主这样天赋异禀的孩子,得算是关门弟子。
“此症需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可用川贝、杏仁、前胡、桔梗……分量需根据孩童年纪体重斟酌.......”李丽质说道。
症状和方子,她在医书上看过。
而且,还很努力的背下来了。
背医书,简直是煎熬,不过,背下来之后,用到救人上面,诊断精准,能救人,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
比得上所有背书的痛苦。
“不错。”孙思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将抓好的药递给那老妪,叮嘱其煎药用药事宜。
老妪千恩万谢,想要付些诊金,却被孙思邈婉拒:“些许草药,不值什么。让孩子好生休息便是。”
结束之后,孙思邈目光扫视过其他学生们。
“你们啊,多跟你们师妹好好学学,多用功。”
“是。”几个学生连忙拱手应声。
小师妹的天赋,他们也是看在眼里的,这咋比啊。
一个人如果领先别人半步或者是一步,那得到的,只有嫉妒。
但是如果一个人领先别人太多,令人难以望其项背,那得到的,只有敬佩和赞叹。
以李丽质的天资与资源,其他师兄们,根本生不起嫉妒的心思。
“医者之道,首在仁心。这些乡民生活清苦,一场大病就可能拖垮一个家。”
“能让百姓免受疾病之苦,延年益寿,便是最大的功德。往后行医,切不可只看钱财。”
学生们纷纷受教。
医学院的院门上方,是孙思邈亲手写下的四个字。
大医精诚。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书院墙上的内容,也是孙思邈亲笔所书。
孙思邈看着李丽质,意味深长。
“殿下身份尊贵,将来或许不会长久行医于乡野。但望殿下能记住今日所见,记住百姓疾苦。将来无论身处何位,心中若能常怀此仁念,便是天下苍生之福。”
李丽质看着老妪对自家师父的千恩万谢,心中亦有感慨,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
这些日子跟随师父与诸位师兄在乡野间行走,比在宫中读十本医书收获更大。
医书上的东西是死的,而眼前的病人,是活生生的。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李丽质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曾经,自己也是病人来着,又怎么会体会不到病人的心情呢?
能够医治好他们,这是一件很令人开心的事情。
李丽质看着老妪抱着孩子拿着药回到了院子里。
将来这孩子可一定要健健康康的,能跑能跳。
不要像自己小时候那样.......
虽然现在李丽质也没有多大,但是身体脆弱的那段时间,仍旧被她看作为“小时候”。
就像是小孩子说,我已经不是三岁小孩了,我四岁了。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