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长安城居民的身份的长安人士。
马周见王玄策不说话,也出言安慰。
“不要发愁,过两年,你也一样的。”
王玄策苦笑。
“一样什么?在长安城落脚定居,买宅子,娶妻生子吗?”
马周点头。
“是啊。”
王玄策脸上的笑容更是苦涩了。
“就长安城这宅子的价格,一天一个样子,等我攒到了明天买房子的钱,明天的房价,可就不是今天的房价了。”
马车里的李复也隐隐约约的听到了王玄策的话。
真是不管什么年头,在国度定居买房,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马周和王玄策,都算是长漂。
但是他俩,又是混的顶尖的一批长漂之一了。
毕竟都是王府属官了,户籍方面,简单的很,直接就能落户长安。
王玄策这才刚刚回来,正好到长安,把这件事给办了就行。
户籍一落,王玄策往后一出门,跟人家打招呼,就可以说自己是长安人士了。
“你就算对你自己没信心,也不要对咱们殿下没信心。”马周笑道:“泾阳王府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殿下或许不会给咱们别的,但是钱嘛,可不少给,今年过年,你就知道了。”
马周的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
年底的项目奖金是按照今年一年做了多少事情来算的。
之前庄子上的各种工程,到了年底的时候,核算结束,几十贯算是少的,几百贯,是正常的。
当初姜少匠修整河道,阎少匠一个人挑着三个工地,到了年底,项目奖金给了一千贯。
那铜钱,在院子里都是一箱子一箱子的往外抬,按照账本清算发奖金。
门外牛车马车都给你准备好。
你就往自己家拉去吧。
马周作为给阎立德打下手的人,那年也分了两百贯。
就如同他说的,在长安城里,大宅买不起,但是十几个人住的小宅子,还是能买的起的。
如果娶媳妇,自己跟媳妇两口子住,生两三个孩子,请几个仆人,这已经够用了。
泾阳王府,自从那牌匾挂上去之后,唯一穷的一次就是上一回关中旱灾,王府的钱财全都挪出去买粮食,帮着朝廷周转了。
后来第二年,朝廷就将这钱给还回来了,泾阳王府还是照样的富。
“长史如此说,我还真是有些期待了,不过我今年才到王府中来,做的事情不多,也只是在临颍县帮着姜少匠还有长史打打下手而已。”
马周笑了笑。
“慢慢来嘛,你来王府,这不是还不到一年嘛,哪儿有一步登天的道理。”
王玄策认真点头。
是这么个道理,可不能太心急,不然,显得自己多没深沉,吃相难看,会被殿下厌弃的。
在泾阳王府做属官,这是机会。
也是自己的希望,将来能够在长安城施展抱负。
一步一步的走,踏踏实实的。
王玄策觉得,到了王府,有马周这样的同僚,是很幸运的一件事。
官场上,有一个前辈,能稍微带一带,提点一二,显得弥足珍贵。
马周如今能如此沉稳,也完全是因为他之前经历了很多。
经过事了,人才能沉淀下来。
“那长史这两天在长安城可有做什么?”王玄策好奇问道。
“也没做什么,就是拜访了一位好友,也是在长安城里做官。”马周笑着说道:“这次我去的也巧,正好有些提笔方面的问题,他正头疼着呢,我去了之后,顺便给他解决了一下。”
马周没有提常何的名字。
“以前我刚来长安的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多亏了这位朋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