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秩序与公平(2 / 3)

杀手无名 念流光 1521 字 11个月前

成的帮会就此产生。

他们划分地盘,制定“规矩”,维持“秩序”。

他们的“秩序”不仅做不到“公平公正”,相反往往会欺压善良弱小。

可他们的“秩序”让这里正常的运转起来,源源不断地为“商会”输送利益,所以“商会”也就默许了他们的存在。

幽明继续道:“在这条街上,‘猎兽帮’代表着‘秩序’,但他们无法代表‘公平’,代表‘公平’的人是他。”

我顺着幽明的手指看去,只见一个光脚的僧人头顶着正午的烈日,从南边的街头走来。

“虎僧”觉善。

我知道这个人,他在这里极有名气。

他的名气并非来自于他的修为,而是来自于他“人性本善”的理念;

来自于他矢志不渝地践行理念;

来自于他身边的那只“黑虎”。

人常说大道三千,“三千”只是个虚词,真正的“道”又何止三千?

能够让人向前的都可称之为“道”。

修士的“道”可笼统的分为“气道”、“力道”和“法道”。

气道者,以灵根为本,吸纳灵气,淬炼法力;

力道者,鲸吞万物,食日月之精;

法道者,以“己心”为本,践行一法,不寻灵气,法力自生。

这三条路,最适合常人的,是“气道”;力道多是妖修;法道则飘渺难测,难入其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若说一万个凡人才能出一名有灵根的修士,那么一万个修士中才能出一名修“法”的人。

所以,当今天下,法道式微,就算是“法道”的最高代表“佛门”,如今也没落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虎僧”觉善走的就是“法道”的路子,他信奉“人性本善”,并为之践行。

传言他还是一名凡人的时候,在西蛮妖林遇到了一只奄奄一息的“黑虎”,虎受伤不能猎食,他割肉以养之,并日日诵经,为其“驱除恶性,还本善心。”

后来黑虎伤好后,竟然日日追随其左右,不再食肉。

自此,毫无修为在身的觉善似乎也从枯燥无味的佛经中顿悟出了一条“修法”的路子,逐渐拥有可以与炼气后期修士角力的本领。

觉善刚开始只是自己修“善心”,有了本领后就想“普度众生”,带着身边的人修“善心”。

他原本只是这条街上一个化缘要饭的野和尚,但有了修为后就不断地“弘扬佛法”,日日诵经,身边的追随者也越来越多。

这就与这条街的管理者“猎兽帮”产生了冲突。

以前,他们可以在这条街上肆无忌惮地欺压弱小、强买强卖、谋财害命。

可是如今,每次他们做这些事的时候,总有一个带着“黑虎”的光头和尚在旁边一面口诵佛号,一面出手“护法”。

猎兽帮并非没有与炼气后期修士对抗的实力,他们发家于西蛮妖林,靠的是猎杀妖兽,贩卖材料、兑换灵石讨生活。

过得是刀口舔血的日子,搏命的本领也是一等一的。其帮主同样也是炼气后期修士。

但他们一直没有动这位“和尚”。

幽明这时问我:“你觉得猎兽帮为何不动这位‘和尚’?”。

我想了想说:“是因为‘利益’,他们若与和尚拼杀,会两败俱伤,付出和收益并不能成正比,所以‘不动’。”

幽明摇了摇头:“不对,他们自己‘动不了’,可以找能动得了的人,比如说‘我’。”

他指了下自己。

我好奇地看着他道:“他们找过你?”

“找过,可我也没有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