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个数,没错,还能迅速正确无误报出数,是有日思夜想你男人我了!
很好!
继续保持!
顾文轩给了她一个赞许的目光,缓缓点头,“有一封信里我特意提到在温府见的小师叔,差不多就是想和你说这个。”
汗!
会错意了!
周半夏失笑摇头,“我还误以为你在提醒我小师叔不单和温世伯交情好,还和温大人也是莫逆之交。
这不,你后来又来信说和我爹搭的温府客船去的府城,我还想你是不是在提醒我温府要慎重对待。
要不是你在信中又写上小师叔提早给了孩子什么礼物,我还以为你要借温府在定州府码头附近买个庄子了。”
听她这么说,顾文轩也是好笑不已。该说不说的,在得知高三爷和温大人是连襟时他确实有此想法。
之前不是不关注水路,只是一直有顺义镖局押镖,还可搭上高赵钱三家便利,就没怎么在意水路运输问题。
再则,周家村庄子那个中转站距离定州府码头并不是很遥远,又无人敢刁难,无非是多耗费些人力而已。
于是,比起借用先生的势,为此欠人情在码头周围置办庄子,又嫌得有些偿不得失,就没放心上了。
但,这次机会不就来了,欠其他人的人情,难免要先衡量得失,但温世伯是谁,以温世伯和先生的交情而言?
不欠这个人情,温世伯有事找上门,他两口子还能躲着不见不成,所以,他去定州府之前确实是有这个打算的。
有机会的话,自然要借比周家村更像定州府头把子的温府置办心仪庄子,反正又不是不给银子。
“……只是,我还没来得及打温府主意,小师叔先算到前头,先一步将这条路给我们铺好了。
就连高老夫人送我们的庄子后面可以修建码头也是小师叔提醒的我,”
不愧是情报头子,这才回京多长日子,立马送上及时雨,周半夏意味深长地朝顾文轩眨了眨眼。
顾文轩会意而笑,他要没猜错的话,文臣辈出的青山书院更像是君王为了统治江南文人圈的国子监。
像师公,固然因教导出先生和钱叔伯而名望大盛,但无现任君王从中扶持,如何成江南第一书院。
江南自古多才俊,这一点无疑是不争的事实。至今为止,江南地区就是才子辈出的地方,培育出许多杰出的人才。
像已不在世的温阁老,如今的首辅大人宋阁老,哪位不是在江南书院闯出来,还统统不是青山书院学子。
青山书院如今能冠压周边学院,未必就没有现任君王在登基之前就已经在青山书院部署他自己的人马。
很多事情如今看来最初好似先生之前从中牵线将钱师伯和小师叔以及齐师叔等人引荐给现任君王?
只怕现任君王在先太子还储君地位稳如泰山之前早已有夺嫡之心,且还一直在秘密培养他自己势力。
这个说法,周半夏赞同的,能在既不占嫡又不占长的情况下,还能从一帮皇子中夺得大宝的皇子哪是简单人物。
不说他,就是小师叔又能简单到哪去,对了,“有些事情信里不好详说,给小师叔的回礼,我分成两步走了。
我先是赶紧派人给小师叔京城府邸那里送去特产,再拜托婶娘帮我们在京城物色些拿得出手的东西给小师婶和他们孩子。
主要是等顾大华到江南再给小师叔添一份厚礼的话,让顾大华带去的回礼不是还有师公和钱师伯他们等人的?
万一回头他们几家一对礼单,哎呦,回礼还价值不同的,师伯师叔不介意,他们夫人和儿女就未必心里痛快了。”
是这个样子,就像师伯师叔给孩子的洗三礼,钱师伯的夫人永宁郡主不就明面上一份,私底下一份又另有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