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买卖的,沽酒生意赚钱,家中小有积蓄。
李家在府城也购有一处两进的宅子,平常没人在这里住,只雇了个老管家在这边打理。
这次乡试之后,他也怕再出什么意外,就在这边住了下来。
李志奇跟着两人进了个不大的书肆,齐贺找到府城小报买了几份,站在书肆里就看了起来。
苏桃这算是正正经经第一次进书肆,她在店里来来回回逛了好几圈。
小报上写了乡试舞弊的事情,李志奇看了心里痒痒的,总想跟齐贺聊两句。
但是,书肆不是个说话的地方,李志奇硬是把齐贺拉去了一个酒楼里,要了二楼的一个雅间。
齐贺三人进了雅间,留七斤在门口候着。
没到饭点儿,李志奇要了一壶茶水,两盘点心。
东西一上齐,见没有人打扰了,他便忍不住开口说道:“齐兄怎么看小报上写的内容?”
齐贺端起茶碗浅浅的抿了一口,放下茶碗道:“也许并非空穴来风。”
“是吧,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家是做买卖的,我最能理解买卖人家想该换门庭的决心。
我爹做买卖存了点儿银子,他自己极其节俭,他的里衣上都是补丁。
但是,只要我说用钱,是读书上用的,要多少他给多少,只有一个要求,要我能考上个功名。
士农工商,商在最底层,我们行商的人家无不都想通过科举来改换门庭,进入士人的行列。”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志奇挖心掏肺地把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
齐贺听了赞同地点点头,当朝重视科举举仕,良籍的只要有能力都可以通过科考入仕该换门庭。
科举舞弊是大事,这次乡试舞弊是否如小报上所说?还需要官府查明了之后才能下定论,这些都是他们的猜测而已。
没有定论的事情还是少谈论的好,两人过来一会儿就把话题谈论到了考试题目上。
“齐兄,你是不是说过翰林院派过来的学政都喜欢辞藻华丽的文章,我考试的时候抓心挠腮,把我能想到的高级词语都用上了。”
齐贺听李志奇这样说,看傻子一样的看了他一眼。
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
学政大多都是派的翰林院的低中层官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好,也并不是所有的学政都喜好辞藻华丽的文章。
还有许多翰林官员是有自己的治国之志的,他们自是愿意选用一些有自己独特治国想法,观点清晰的学子。
怪他多嘴,首次考试进场之前,知道考官是李真业后,跟他提了一句。
齐贺觉着还是要转一转他的看法:“李兄,之前怪我思虑不周妄下定论。辞藻华丽固然是好,科举的时候最主要还要要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
齐贺这么一说,李志奇又巴拉巴拉把自己写的文章,磕磕巴巴说了出来。
齐贺不是考官,但听着他做的文章也还算可以。
两人聊乡试的事情,苏桃听不懂,就静静地坐着喝茶吃点心。
等饭点儿的时候,李志奇又叫了一桌子菜的时候,苏桃真的吃不下了,看着有好几个菜都没有动。
苏桃向李志奇提议,让七斤进来吃点儿饭。
七斤在门边放了个椅子吃了起来,心里默默记下了苏娘子的好。
几人用过饭又在酒楼坐了一会儿,突然听到楼下路上一阵骚动。
李志奇扒着窗户往下看,见有官差押着一行人往府衙的方向去了。
他招了店小二来询问,店小二回:“抓的是城中朱家的人。”
李志奇打发走了店小二,用“你看吧”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