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高光时刻。
“后来的……”道爷摇摇头。
仁宣之后的帝王,说实话,乏善可陈。
“仁宣之后,也有能力不凡之帝王,可成祖之后,臣子势力渐渐扩张,一步步压制住了帝王。”
“你夏言以为朕会震怒,乃至于对庆之下手,可对?”
“是。”夏言并未否认,双手不禁紧紧握拳。
“在朕眼中,老三老四……”道爷思忖了一下,“老四看似聪明,可手段太软,压不住臣子。老三……手段有一些,不过,依旧压不住臣子。”
历史上朱老三就没能压制住臣子,反而和臣子们缓和了关系。
你好我好大家好,结果臣子势力迅速膨胀,到了万历帝时,若是张居正真想谋反,以他当时执掌的权力……这事儿还真难说。
“从得知他那番话后,朕思忖了许久。这瓜娃子还装模作样和朕探讨什么宗室革新,君子之泽,三世而斩。若非知晓他初衷,朕……”
道爷的眸中多了一抹冷光。
夏言脊背发寒,“庆之本是出于公心。”
“故而朕点了头。”道爷淡淡的道:“他不肯,亦不敢把那番谋划和朕说,你夏言说了,此刻可是忐忑不安,心中绝望,脊背发寒?”
这还是那位聪明的让人胆寒的嘉靖帝啊!
夏言点头,“是。”
“你这老儿小觑了朕!”
道爷轻蔑的道:“若是这一切不变,朕去了之后,老三不是执拗的性子,必然会选择与臣子言和。一旦言和,臣子便会反攻倒算……”
道爷叹息,“朕想告诫后世儿孙,莫要与臣子妥协。可思来想去,若是不妥协,朝堂之上君臣对立,这大明国祚还能延续多久?”
“庆之当初说过,若是一切不变,最多百年。”夏言说。
“是啊!百年,朕的孙儿……或许是重孙吧!便会沦为亡国之君。”道爷眸色深沉,“想想前宋时徽钦二帝,想想被异族杀戮凌辱的宗室……朕,岂能坐视?”
道爷猛地起身,夏言随之抬头,眼中有震惊之色。
道爷的意思……竟然是赞同庆之的谋划?
“朕不能坐视,可当如何扭转这等危局?”道爷目光炯炯,“朕与臣子争斗多年,君臣不睦。老三与臣子言和,正当其时。”
君臣长久对峙,迟早会发生不忍言之事。
“时日久了,不是帝王忍不住出手清洗朝堂,便是臣子忍不住谋逆,改朝换代。”道爷眸色苍茫,“朕想把成祖后丢掉的帝王威权从臣子手中拿回来,可却力有未逮。后续儿孙,更是无能为力。这是一个死局!”
夏言点头:“就算后续帝王与臣子言和,可臣敢断言,君臣之间再无坦诚相待的可能。而是……尔虞我诈!”
“帝王与君臣,就如同夫妻。”道爷说:“同床异梦还好,一旦形同于仇人,帝王可能安枕?这个死局……不能破。朕苦思良久,破不了!”
“陛下,君臣之间争夺的为何?为的是权力。千年来这等事儿上演了无数次,君臣皆不会放弃权力,都想攫取的更多。”
“所以那瓜娃子便想到了一个法子,把君臣各自的权力定下来,各自把权力扒拉回去,随后,便用规矩把君臣框起来,让他们只能在那个牢笼中折腾。如此,可让君臣之间不远不近的相处。”
夏言心中一松,“老夫当初听闻这番谋划,先是震惊于庆之的大胆与天马行空,仔细一琢磨,这事儿……还真唯有这个法子才能解决。”
“这个法子看似削弱了帝王威权,可实则是加固!”
道爷嘴角微微翘起,“与其被臣子架空做了傀儡,不如主动划分权力,各安其政。”
夏言一直停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