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必呕心沥血,不负陛下信重!”
黄尊素激动不已。说实在的,若不是如今陛下不认为清流是好路径,这庶吉士哪轮得到他来做?如今主流是要去任实职,从中枢衙署基础职位或地方官做起,那样升迁反而更迅速。
他那是没办法,去年底离家进京赶考前和夫人多恩爱了些,居然中了。当然,那边中了,赶考也中了,这确实是双喜临门。只不过放心不下家里,最好的那一批授职机会就得放弃了,最后才捞了个如今不受重视的庶吉士。
本以为不知道要熬多久了,如今却能得皇帝亲自安排一项大工程。虽然这项大工程也不知道要熬多久,但这不是简在帝心了吗?
命运很奇妙。黄尊素本来今年考不中,得到六年后才中进士,后来被魏忠贤干掉了。
他儿子确实就是那个黄宗羲,但现在他刚刚出生,就改到了京城生活。
朱常洛交待完了这件事,才是八相述职。
叶向高也不含糊,今天前戏已经这么足了,他又不是笨蛋。
“恕臣愚钝,请陛下点拨。备灾赈济,自然是功德无量之事。然天灾难免,无法预料,且以大明疆域之辽阔,年年都有地方报灾。臣等旁听许久,陛下极为着紧此事,莫非是钦天监奏报了什么异象?”
天象示警这种事现在不多谈了,但他们确实疑惑皇帝对这件事重视的程度。
那三个翰林院的人刚才当然是激动兴奋,但回去之后就将陷入这项不知道多么琐碎的大工程。
皇帝的要求,几乎是要编订一本“华夏灾荒史”了。
修史啊,多大的工程。
“先说说今年的事吧。这件事,在明年的计划里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