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这座文化新地标的时尚感,其中也蕴藏着精妙的环保构思。 下层圆弧表面形成自遮阳体系,在高温季节可避免阳光直射, 同时为玻璃屋顶的地下空间进行自然采光。仔细瞧瞧的话,还会发现在“飞碟”的外围有着养眼的“绿坡”, 而非呆板的水泥。 “绿坡”的作用不可小觑,事实上这是屋顶覆土技术的应用, 它不仅使得世博演艺中心能完美融入周边的水绿景观,而且能为场馆外延地下空间保温隔热。 在中国馆的顶部、外墙上会装有太阳能电池, 以确保提供强大的能源,有望使中国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 中国国家馆造型层叠出挑,夏季实现了上层对下层的自然遮阳,省市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 屋顶“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此外,国家馆所有的窗户都是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这比传统模式节能25%以上。 城市由人类最初的聚居地演化而来,它不断地演进和成长为一个有机系统。 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细胞。 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密切互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的有机系统与地球大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日益深入, 日益扩展。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 这种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历程,三者也将在未来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是城市的细胞,又是城市的灵魂——人赋予城市文化、 性格和创造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们成为“城市人”。 城市人口与日俱增,也更具多样性。 同时,城市之外的人们生活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城市需要为人类的生存质量创造条件,城市也应该成为人类创新和创造的温床。 不同城市的构造和内部网络既有共性,也有独特性。 了解城市系统的运作和发展规律,建设健康、可持续的城市结构和网络, 是城市是否宜居和具备长久活力的前提。这取决于人对城市系统特性和发展规律的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建设、开发和管理中的理性行为。 人始终是推进城市发展的核心,是城市化进程中最具创造性的主体。 人既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也是美好生活的体验者。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设计正是从主题演绎的角度出发, 创造性地选用了汉字的“人”作为创意点。 而吉祥物的蓝色则表现了地球、梦想、海洋、未来、科技等元素,符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吉祥物整体形象结构简洁、信息单纯、便于记忆、宜于传播。 虽然只有一个,但通过动作演绎、服装变化,可以千变万化,形态各异,展现多种风采。 “上善若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吉祥物的主形态是水,他的颜色是海一样的蓝色,表明了中国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崭新姿态 海宝体现了“人”对城市多元文化融合的理想; 体现了“人”对经济繁荣、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赞颂; 体现了“人”对城市科技创新、对发展的无限可能的期盼; 也体现了“人”对城市社区重塑的心愿;他还体现着“人”心中城市与乡村共同繁荣的愿景。 海宝是对五彩缤纷生活的向往,对五光十色的生命的祝福,也是中国上海对来自五湖四海朋友的热情邀约。 世博会和奥运会、世界杯等超级大型活动一样,都十分重视吉祥物对于演绎主题、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 历届世博会标志和形象已经成为独特的无形资产,成为世界公认的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