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几乎形成了共识。
因为一白遮百丑,事实上如果每年能有三四部四五部质量不错的商业电影,那么观众对这一年的电影市场的印象就会变成“今年好片还不少”,剩下的烂片除非烂的过于“出彩”,否则一般人是不太会念念不忘的。
这种逻辑套用在电视剧上也是适合的,如果一年能有五六部口碑不错,影响力出圈的好剧,观众对这一年的印象就是“今年是个电视剧大年”,剩下几百部剧都只是陪衬罢了。
而因为有了梦工厂,一年到头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优质国产商业电影何止翻了一倍,一年多那么两三部三四部高口碑的商业电影对于老百姓对国产电影的印象提升是有巨大作用的。
吹捧梦工厂的人和文章不少,不过陈景行还是觉得这篇文章写的真是“深得朕心”。
毕竟陈景行没办法“治不病以为功”。
在所有人看来,梦工厂本就是华国电影产业的一部分,顶多属于是文化产业中少有的为国争光的企业之一。
大多数人都不会把梦工厂排除出国产电影发展进程之外。
所以正常人也不会去设想如果没有梦工厂国产电影会如何如何。
这种一定意义上的深藏功与名还是让陈景行稍显遗憾的。
如今有人把梦工厂对华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巨大功绩进行分析和表功,这让陈景行感叹世界上还是有明眼人。
只是可惜这样能看出并理解支持梦工厂为华国电影市场发展做贡献的明眼人并不多,尤其是在业内。
“陈董,不能给我们留条活路吗,《盗梦空间》不是四月才杀青的吗?这就定档国庆啊?连点肉都不给我们留啊?”
京城中关村软件园的一座乍看起来方方正正,但造型又稍显科幻,处处充满凌厉的几何元素的大楼。
在大楼中央,广场的中心,三角形的棱柱被挖掘出来,形成了一座壮观的庭院,将日光和自然带入了室内。
陈景行与梦工厂的一众高管们,陪着华国影视行业几位大老逛着庭院。
这是梦工厂建了接近三年的总部大楼。
经过了长达半年的装修后,梦工厂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
这个总部大楼一共耗资24亿,跟周围的幻世网、千度、企鹅等互联网公司在京城的总部相比,占地不算大,投资不算高,建筑难度也不高,不过在影视行业中,这绝对是投资最大的总部大楼。
事实上哪怕是江河文化、天润影业这样国内顶尖的影视公司他们在京城的总部大楼也不是自己建的,都是买的,甚至是租的。
毕竟京城的地皮寸土寸金,即便是中关村软件园这样有空余的地方也基本是被政府拿来拉拢互联网或高科技企业的珍贵资源。
而且自己建总部耗资巨大,大部分影视公司一年的营收都不到24亿,事实上当初陈景行拍板这个超过20亿的设计方桉的时候,公司内部和外界都觉得有些激进和疯狂。
而且一家影视公司能需要多少员工,用得着建这种程度的大楼吗,而且钱从哪来,彼时梦工厂甚至还背负着为了投资c站的5亿国开行贷款。
只是随着梦工厂的发展,24亿的投资已经对陈景行构不成任何压力了,没有任何融资和负债,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也没有出现任何的资金问题。
而且到了目前,不说梦工厂本部的员工,光是旗下墨的员工数量就超过八百人了。
虽然在梦工厂周围都是互联网大厂似乎有些不搭,不过谁让梦工厂早在15年就被定性为高科技企业了呢?
如果说那个时候还只是官方对梦工厂作为文化输出排头标兵的鼓励和奖励,有些名不副实的话,那么到了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人对梦工厂的高科技企业头衔有任何质疑了。
拥有亚洲最顶尖的动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