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的不断冲奥的,直到近两年这个劲头才过去。
他们冲的还只是最佳外语片而已。
即便他们都知道梦工厂和环球正在联手运作冲奖事宜,但也不过是认为冲的是最佳外语片,或者再加几个技术类小奖。
《地心引力》九项提名,《矩阵》五项提名,还包括最佳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这样的大奖,这种结果是他们难以想象的。
宁卫强在梦工厂资历最弱,和陈景行交情没那么深,想开口但又不好意思开口。
郭凡和田鑫业就没有顾忌了。
“花了多少钱?”郭凡直言不讳:“不对,这是花钱能得到的?”
他听过好莱坞明星或片方公关奥斯卡奖项,据说有的甚至能投入近千万美金,难不成梦工厂掏了几千万美元?这对梦工厂这个现金牛来说倒不是负担不起。
看着直勾勾盯着自己的三个导演,陈景行知道这对他们冲击有多大,所以也没有隐瞒,也没必要隐瞒,因为这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
这番空前大胜利确实也有些超出陈景行的预料,甚至是环球的预料,但这个结果并不神秘,也不玄学――或许有一点点成分。
首先确实是《地心引力》和《矩阵》的质量是超一流的,在科幻电影中都是能进入“名人堂”的级别。uu看书
其次《地心引力》和《矩阵》也都不是无脑特效大片,《地心引力》的立意和镜头语言绝对是艺术级别的,只是包裹在视效奇观的包装下而已。
《矩阵》的高概念与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也同样是科幻电影中罕见的。
而且虽说理论上在北美市场上映的电影,无论国内国外都能竞争奥斯卡,但要考虑到有几部外国电影能在北美市场取得好的票房呢?
奥斯卡作为工会奖的评奖制度和几千名只要被“招进”学院就几乎可以终生不退的学院成员――其中不专业的或者水平不怎么样的成员多了去了,就决定了外国电影如果在北美没有名气,没有大厂组织公关和观影就不可能参与游戏。
有点像世界足球先生,投票人是几百个国家的足球队队长和主教练,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手高于眼的,论对足球的理解未必比得上专业的足球记者或者资深球迷。
就导致世界足球先生的评选看名气大于看实际表现。
奥斯卡同样如此,这也是公关的意义所在,很多学院成员都未必能把报名电影、提名电影看完,或者说大部分人都看不完。
而《地心引力》和《矩阵》的高票房和网络热度让这两部电影在本身质量合格的基础上能够以外国电影的身份参与这个游戏。
但以上不过是地利和人和而已。
更加根本的原因则是天时已至――奥斯卡本身已经改变了。
喜欢华娱科幻之王请大家收藏:华娱科幻之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