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家的味道(2 / 4)

东晋隐士 昔三 4380 字 2022-08-08

意到老爹,顿时一惊,自己说的起兴,忘了这一位还在,急忙换了口风:“不错,这其实就是个故事,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天黑了千万别自己走路。”

大概是王凝之最后的这一句总结,过于潦草随意,让人无语,兄弟几个都很快离开了席位,去了院子里看雪,很快,吵闹的打雪仗声音就响起。

屋子里,就剩下王羲之两口子,和大儿子一家,以及二儿子两口子了,王羲之回过头来,淡淡问道:“叔平,我知道你在钱塘的那些事儿,那个叫徐婉的丫头干得不错,听说你又在捣鼓那个香水了?”

听到‘香水’这个词,郗璿顿时就皱起了眉,恶狠狠地看向儿子。当年儿子就捣鼓这个,结果闹出大笑话来,没想到都这个岁数了,居然还打算这么干,一想到这里,郗璿就觉得自己的鸡毛掸子又要出山了。

瞧着老娘不爽的目光,王凝之赶紧找补:“爹,其实也说不上,就是有些新的想法,打算尝试一下。”

“那徐有福最近两日,跟家丁们说的什么‘贝壳女的故事’也是出自你手了?”王羲之倒是不像郗璿一样,把注意力放在当年的事儿上,转而问道。

王凝之愣了一下,放下手里的筷子,扫了一眼周围的人,正色起来,“是。”

“你想做什么?真的就是爱钱,要做生意?”王羲之眯了眯眼,本来老迈而醉意朦胧的眼里,陡然之间,似乎有凌厉闪过。

王凝之和父亲对视着,回答;“自然不是,儿子虽然不成器,也不至于以琅琊王氏之尊,还去行商贾之事,沉迷钱货一道。”

顿了顿,王凝之又继续开口:“儿子以为,琅琊王氏要永立,一在朝堂上,要有足够的实力,权柄,方能锐意进取;二在士族之间,要有王氏之威,让天下士族以我为首,以我为尊,方能力有所助;三在百姓之口,要有王氏之风,让百姓都觉得琅琊王氏,会关心天下黎民,会成为他们的依靠。”

“大哥所做,在朝堂,我之所为,在百姓,爹爹稳居会稽,是为士族之首。”

“然,我观之百年隐士,百姓虽夸赞,却也不追捧,不熟悉,皆因隐士,乃为引起陛下注意而隐逸,如此便不亲民,即便如阮氏这般的隐士士族,也不过是有个名气罢了。”

“儿子以为,隐士既要做到底,那就要足够亲民,尤其是像我这种,并不打算入仕的隐士,便从一开始,就和其他的隐士们不同了。所求不同,自然行为不同。”

“大哥欲掌朝堂之权,以抗桓温,以敌秦,燕;父亲控士族之力,深为保障;儿子不才,愿引万民之言,以为辅助,襄助父亲和大哥,复我琅琊王氏之荣光。”

久久的沉默。

王羲之一言不发,只是回过头去,望着外头的雪景。

而大哥王玄之,则在短暂的愣神之后,冲着王凝之笑了笑,轻轻点头。

不论二弟这话有没有道理,这事儿能不能成,这都是他的一番心意,况且,不论他怎么折腾,无非就是用这些做生意,讲故事的手法而已,换句话说,一切看似古怪,却都在控制之中,他一不入朝,二不掌权,哪怕是错了,最多的,就是一句‘王家教子不严’而已,其余的损失,家里都可以为他抹平。

况且,这几年以来,二弟的许多想法,就像是和神仙山合作,听上去都天马行空,但实施起来,却往往是有意想不到的好处。上次在京城,虽然老爹吩咐了,不许问具体事项,但看二弟的样子,也知道事儿办得不错。

这些事情,想起来就让王玄之对二弟的想法,更加抱有希望了,瞧了一眼老爹,等下如果需要的话,自己就帮着二弟说说话。

至于老娘郗璿,在听到丈夫的问话之后,便不再关注这些,只是笑眯眯地瞧着怀里的小孙子,脸上有些欣慰的笑容。

二儿子的想法,虽然是古怪的很,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