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我来找她(1 / 3)

重做世家女 鹦鹉洲客 3982 字 2022-01-09

崔家目前在京城的当家人是吏部侍郎崔逸,他也是这一代崔家的长房长子,本来应该是他在家中承继宗祀的,但他自幼便天资聪颖,十三岁就中了秀才,十七岁便中了举,这样一个科举路上的天才,族内当然是培养他进入仕途的。

这些年他也不负众望,先是在翰林院观政三年,后来又在户部历练了十年,从主事做起,员外郎、郎中、最后到侍郎,他在任职期间,对大周的税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修改条陈,深得当时的户部尚书陈大人的器重,在当时,朝廷中很多人猜测,他有望接手陈大人的尚书职位,可是出乎大家的意外,他被调任到吏部侍郎的位置上了,而且迄今两年了,皇上也没有对他有任何特别眷顾的意思,真是圣心难测啊。

但崔逸本人却毫无浮躁之意,依然尽心辅佐新的上司吏部尚书左大人,可谓兢兢业业矣,即使左大人一直和陈大人政见不合,但对这位下属仍是赞不绝口,称他为真正的世家君子。

这会儿,这位君子在书房静坐沉思,寻思着镇国公府为什么会给府里送来礼单,自家后辈的这点升迁小事应该不会惊动这位天子外甥,自己和他素无往来,唯一的交集就是,二弟妹被人怂恿着肖想招这位国公爷为女婿,他一直是强烈反对的,二弟这些年越发的急功近利,无疑是受这位弟妹的影响。

太原王氏这些年一直萎靡不振,不是没有原因的,对子弟的教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直没有出什么象样的人才,后辈中唯一出类拔萃的就是王氏的侄子,自己见过几次,确实才学和胆识兼备,可惜他拒绝继续和崔氏联姻,不过自己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提携他,毕竟是联姻之家,守望相助对彼此的发展都有利。

前几天,有门上的家仆拿来王益的问候拜帖和一封致歉信,言明因感风寒不敢上门,待痊愈后再来聆听教训等等,礼数尽到,崔逸明白他是要暂时避开他的姑母,现在二弟妹已经回清河了,估摸着他也要上门来拜访了。

崔大人没有等太久,过了几日,就见门上来报,王家表少爷来拜,请进来后,王益先行后辈大礼,崔大人忙将他虚扶起来,也问了他堂中长辈安康。寒暄之后,王益便开门见山道:“小侄今日前来,除了问候亲家伯父外,还有一事相求,小侄春闱在即,文章经济还需伯父指点一二,不仅小侄,家中长辈也感激不尽!”说完,又是一拱。

“贤侄何须如此客气,亲戚之间,能尽绵薄之力自然竭尽全力!”

王益遂拿出自己近日所写时文请崔逸指点,只见他的策论雅学绩文、湛深经文、所撰之制义,清真雅正,开风气之先,实为佳作,崔逸自然是赞不绝口,又向他介绍了主考官的性格脾气、政治观点乃至文风倾向,二人谈得甚为投机,不觉天色已晚,王益只得拜辞而去,临行前,他谦恭地说道:“听说亲家四房家的明举兄文章人品甚为高雅,可惜数次都错过了,无缘领教,能否请伯父为我引荐一二,我想登门拜访一下,和他讨论一下应试之道,还望成全!”

崔逸大笑道:“是了,我竟忘了,你们年轻人正好在一起切磋一下,罢了,今日已晚,明早我让大管家到你的下处,带你去施家胡同吧,对了,你如今住在哪里?”

“小侄如今暂居在山西会馆,租了一个小院,倒也清幽,不管是读书还是会友十分相宜!”

崔逸听见如此,便不再说什么,叫来家仆,将王益送出府去。

闲话休提,且说崔家二娘的乳兄樊山,这次也随二娘来到京里,做些在外奔走呼唤之事,她的乳娘本是母亲从王家陪嫁来的,樊山自然识得王益,他从外面回来,见管家正送王益出来,忙闪在一边,待贵客走了,便走到二门前,叫了二娘身边的大丫头云兰出来,如此这般地告诉了云兰。

很快,安顺苑里的崔二娘也知道了表哥来拜访伯父的事情了,她先是沉默了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