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荀攸(2 / 3)

的情况,终于引起了邺城的注意。

此时,曹操仍旧率领军队和孙权对抗,按照历史,马上就要发生第一次合肥之战。

作为主持大后方的荀攸,在听闻渔阳的事情后,决定亲自到渔阳去看一看。

作为荀彧的侄子,荀攸自然是听过渔阳太守李白的名字,不过叔叔有意压制李白等人,他也就没怎么关注。

这次,渔阳闹出的动静实在是太大了,随着无数渔阳的商品进入邺城,以及从渔阳回来的商人口中听到的事情,想不让人关注都不行。

精美布匹,好看的琉璃和瓷器,好用的肥皂,高大上的摆钟,让很多人都对渔阳产生了好奇。

在底层老百姓口中,渔阳更是一个遍地是赚钱机会的地方,这让无数人都纷纷朝渔阳蜂拥而至,短短一年时间,就让渔阳城的人口从二十万涨到了四十万,足足翻了一倍。

这还不算犷平县涌入的十几万的人口。

听说,这次渔阳郡要修什么铁路,需要招上万青壮民工,每月工钱两千,这比种田赚的多多了,种田一年都不一定能够赚翻两千钱。

于是,北方的各州郡每天都有无数人人前往幽州,前往渔阳郡,短短两年时间久让渔阳郡的人口突破了百万。

(三国时期,历史上有记录在册的人口只有几百万,但没有记录在户籍的人却有近三千万人。

有人说赤壁之战后的全国总人口只剩下了几百万,这简直就是侮辱人的智商。

东汉年五六千万人口呢,短短十几年就只剩了几百万了?存活率还不到百分之一?特么逗我呢?这个数据谁信谁是傻子。)

荀攸是沿着运河乘坐漕船前往幽州渔阳,当漕船进入幽州境内后,整个航道上的船就越来越多。

进入渔阳郡后,运河上更是繁忙无比,一个小时就能与几十艘船交错而过,比邺城的运河段都要繁忙。

运河两岸,荀攸发现了无数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建筑,在河边,还有有数高大的水车林立。

只是让他奇怪的是,这些好水车好像都不提水,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荀攸所在的船队很高大气派,加上他还带了数百护卫,这让他的船在运河上看起来有些独树一帜,引起了很大关注。

很多人都猜测,这应该是哪个权贵的船。

不多久,船队到达渔阳城。

看着渔阳城码头上繁忙热闹的场景,荀攸非常诧异,这里的码头竟然比邺城还大还热闹。

他还看到,在码头上,有铁架子一样的东西,竟然可以从停靠的船上吊起很重的货物,这让他感觉非常惊奇。

码头距离渔阳城不远,当荀攸在一群人的簇拥下下船,随后看到不远处高大的渔阳城城墙时,更是诧异万分。

“这渔阳城,看起来竟比邺城还大。”荀攸惊讶说道。

听到荀攸的话,他身边的一个年轻人解释说道:“大人,渔阳城城墙边长两里多,非常大。它还有内城和外城之分,其外城比内城还大。”

“竟然这么大!那渔阳城有多少人?”荀攸惊讶问。

“渔阳城最少四十万人。”年轻人回答。

“为何会有这么多?”荀攸问。

“因为渔阳城有数百大小作坊,这些作坊大的有数千工人,小的也有几十,另外还有商铺,贩夫走卒等等,加起来就有这么多了。”

顿了一下,年轻人继续说道:“而且听说这里很多地方都还人手不足,正在大量从外地招人。”

…………

作为渔阳太守,李白并不知道荀攸这尊大神已经来到了渔阳城,也就没有前去迎接。

荀攸也是想要自己看看渔阳城的情况,所以也就没有通知李白。

不多久,荀攸让大部分护卫在船上待命,他则是带着几十人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