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朱雀长街,少年马夫洛阳城(2 / 3)

已暗暗记住身后跟踪尾行几分的相貌特征,皆是几个生脸,又有几分好奇,毕竟这样找死的人不多见了呐!

纵马南去越王楼,必须得路经朱雀大街。

这是洛阳城最为繁华的大街、天子巡仗之地,更是整座洛阳城的南北中轴线,极为宽阔,足足有三十丈之宽,宽广如天上仙宫的登道,纵观青冥天下与浩然人间,再无其他道路与之比拟。

朱雀大街自德胜门直达皇城,对于浩然人间的大部分人来说,这条路便是登天途。完完整整的走完朱雀大街,便是从平凡人间走向了帝国中枢,自古如此,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那是古今文人的期愿所在。

长街以青石板铺砌,街道两畔,樟树树冠成盖,各类闲散摊铺借着树荫铺展开来,有搭了个展台挂着许多小玩意的卖货郎,也有一卷铺盖了事的包袱斋,更有独身练手的手艺人,林林总总,揽客的叫喝声不绝。

这些看上去杂乱却内有规矩的店家之后,便是买得起价值不菲临街店铺的正经生意人,商铺鳞次栉比,幌子插在檐角迎风飘展,门头的招牌更是擦的雪亮,一尘不染。店铺里的伙计可没伸头伸脑的吆喝,他们不是蹲在街上卖货的穷鬼,可是洛阳城有门有户的主子,丢不起那个人儿!

一派鼎盛气象,所谓盛世繁华不过如此了。

远远尾随于马车之后的是前后四人,走在前面的是两名颇为健壮的中年轿夫,身着灰色的家仆服饰,扛着一顶绿帷小轿,脚力非同寻常,竟能紧紧的跟上马车,瞧着未曾出汗的模样,怕是还有余力。

绿帷小轿偶尔的会拉开帷帘,坐在轿内的是个面白无须的公子哥,手抚折扇,长得十分的俊俏,可不免显得几分阴柔,不经意撇过的目光,透着森冷的阴鸷。

又远远随在轿子后面的,则是位背着书箱、手持行山杖的白衣书生,像是去国子监的贤人。偏偏奇怪的是,腰间悬剑一柄。

书生长剑,这般的景象可不多见,不过这洛阳城中稀奇古怪的人如过江之鲫,来往行人早已见怪不怪。

朱雀大街人流熙攘,车水马龙,除却自幼生活在洛阳城内的市井百姓外,来此讨生活的各地民众,行商的商贾,也有慕名而来的游人,偶尔的还能见到褐色头发、鼻梁高挺的西域商人,人人各异。若不是有心观察,这一行四人,在这滚滚人流中,毫不起眼。

走在前面的一行人走至极为出名的“玉坊斋”门前,忽然停下。绿帷轿子中虽有阻隔真元的法阵压制,可还有丝缕的气机溢出,如似春风抚去,转眼消没于熙攘人群之中,不起波澜。

“打道回府。”片刻后,帷帘被掀开了,里面的华服贵公子刻意压低了声音,依然还是有几分的尖细,“那小姑娘的身份查出来了,武夷摇光宫。”

他的声音充斥着怒气,仿佛是从牙缝中蹦出这句话的。

两名轿夫惊愕出神。

武夷山摇光宫,道门重宗,这是让他们仰止的存在。

贵公子的手中则是一方锦帕,雪白如脂,上面有着几列字迹,简略的写明了江红妆的出身与境界。

雪色手帕来自宫中十二监,用来自西域佛国的一种名为“祁蠊”的异兽腹中蛛丝,加以其他天材地宝所炼化,是十二监相互通讯的法器,工序繁杂,极为昂贵,饶是富足天下的宫廷之内,也不过十余之数。

这方“涟漪”手帕,类似南疆诡秘山上大巫所养的同心蛊,传递消息只需在其他一方手帕上用特制笔墨写下字迹,灌入十二监独特心法润养的气机,其他手帕上便能显出其字迹。可也有限制,不过两三百里之间方可通讯,远了,便无法显迹。

朝廷四大练气士机构,各有不同的通讯手段,锦衣卫的“青蛉”纸鹤、钦天监的“社稷”罗盘,六扇门的“威盛”令牌,方式各不相同,同样也都受其他方面的原因所限。